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作为《学科分类与代码》的一个一级学科,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事故,其研究目的是事故预防和控制事故损失。该学科以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基础科学,它与不同的研究手段和工具交叉形成了该学科的应用科学体系。根据研究范围的不同,安全学科在不同的领域又形成了一个分支学科体系,但研究方法和工具仍然是相同的。就作者的鉴别能力和学科发展现状来说,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结构由至少6个基础概念、3条公理组成,学科的科学结构基本完整。  相似文献   
2.
在典型“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注水试验的基础上,对注水后的煤体湿润效果及降尘效果进行了考察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类似条件工作面实施注水防尘技术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甲醛(formaldehyde,FA)染毒剂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规律,小鼠分别以40、400 mg/kg剂量吸入FA 14 d后,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疫苗(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进行体重、脏器系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和体液免疫水平的检测。结果为FA吸入40 mg/kg染毒小鼠体重下降最显著,肺脏的脏器系数极显著减小,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显著下降,c AMP水平显著升高,IBDV特异性抗体水平受到显著抑制。结果表明FA吸入性染毒对肺脏损伤严重、抑制IBDV抗体水平;高剂量染毒与低剂量染毒相比其抑制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影响更大,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较强的免疫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普及,信息化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广州交警支队如何参考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从制度、规范、组织、流程、表单和管理工具软件等方面入手,建立完整的运维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复合底板条件下沿空留巷底臌不仅与岩层组成等自然因素有关,还与巷道开挖卸压、工作面超前支护加压、超前支护撤除卸压的反复作用有关。压力的反复作用导致岩体内部裂隙增加,整体发生破坏,进而在巷旁支护高压力作用下底板发生滑移。文中从技术影响与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减少底板反复扰动、弱化巷旁支护传力效果、加强巷旁底板支护"的防治原则。实测结果表明:在复合底板底臌防治中,将技术原因考虑其中,可以提高防治效果。该研究对同类底板条件下沿空留巷底臌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双因素理论与安全事故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科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对安全事故成因的分析,提出实现安全的两个因素:保障因素和保证因素。保障因素是指导致大多数事故的主要因素,即人因,人因是能够确实保障系统安全的内在因素:保证因素是指导致事故的物的因素,即物因,物因是实现安全的物理条件。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因,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根本途径在于通过有效的组织文化的实施,彻底解决个人和组织的不安全行为,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并以杜邦公司的实例证实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通过事故致因模型24Model进行更全面的事故分析和预防工作,笔者梳理了危险源和事故的关系,阐述了24Model的系统特性.研究认为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来源,等同于事故致因.24Model是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动态性的系统性事故致因模型.利用24Model对"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故进行了分析,以实例验证了24Model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层注水防止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问题,以七台河新兴煤矿92#煤层工作面生产条件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研究和现场工业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注入介质为纯水和表面活性剂溶液时,其对工作面钻孔围岩塑性浸润区和工作面垂直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回采工作面预采煤体注液后,能够降低应力峰值、增加峰值距、扩大应力增高区的覆盖范围,从而使防突效果提高;防突效果的提高程度与所注入的外液性质有关,表现为表面活性剂溶液强于纯水;钻孔注液后,孔间塑性浸润区的发展状态与注液压力及所注入的流体介质性质有关。相同流体介质条件下,注液压力越大,塑性浸润区的发育范围也越大;在纯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之后,其孔间塑性浸润区的发育不仅范围更大,速度更快,且在各方向上更为均匀。该研究对注水防止煤与瓦斯突出具有很好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在学术领域,事故是安全学科的研究对象,其含义的明确意味着安全学科研究对象的明确,明确的研究对象是一门科学的存在基础。在实践上,事故是安全工作(事故预防)的目标,定义明确,工作的目标才能明确;而且要预防事故,必须要分析事故原因,其过程要求事故(即分析对象)的定义必须明确。因此,明确的“事故”定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