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65篇 |
免费 | 1395篇 |
国内免费 | 102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593篇 |
丛书文集 | 533篇 |
教育与普及 | 18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0篇 |
现状及发展 | 104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114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1篇 |
2024年 | 184篇 |
2023年 | 308篇 |
2022年 | 344篇 |
2021年 | 433篇 |
2020年 | 422篇 |
2019年 | 318篇 |
2018年 | 188篇 |
2017年 | 260篇 |
2016年 | 263篇 |
2015年 | 401篇 |
2014年 | 596篇 |
2013年 | 579篇 |
2012年 | 621篇 |
2011年 | 702篇 |
2010年 | 686篇 |
2009年 | 776篇 |
2008年 | 848篇 |
2007年 | 729篇 |
2006年 | 633篇 |
2005年 | 599篇 |
2004年 | 472篇 |
2003年 | 442篇 |
2002年 | 385篇 |
2001年 | 366篇 |
2000年 | 289篇 |
1999年 | 263篇 |
1998年 | 215篇 |
1997年 | 212篇 |
1996年 | 204篇 |
1995年 | 173篇 |
1994年 | 156篇 |
1993年 | 114篇 |
1992年 | 122篇 |
1991年 | 116篇 |
1990年 | 121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码分多址(CDMA)信号的检测常会遇到使用相同载波频率的系统用户的干扰(信道内干扰),或是遇到使用相近频率的用户的干扰(信道间干扰)。提出了采用两阶段检测器,这个检测器并不复杂,但能消除大部分的信道内干扰和部分的信道间干扰。 相似文献
2.
3.
4.
论述了产生太阳风暴的物理环境,阐明了太阳风暴对地球磁场和电离层产生影响的物理机制,介绍了太阳风暴对人类各方面活动的影响以及如何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太阳风暴发生时间、强度及相关结果的渠道。 相似文献
5.
6.
艾明要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
本文讨论了方差已知的随机共同均值线性模型中共同均值和参数的线性估计的可容许性,在齐线性和非齐线性两个估计类中分别得到了容许估计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卫星通信系统、无线分组网络和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随机争用多址接入的传输理论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其应用也越来广泛。本文在文献[8]的基础上,对时隙随机多址系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两种新的平均周期划分,得到了系统的报文分组发送成功的平均长度公式、报文分组发生碰撞的平均长度公式和空闲时隙的平均长度公式。 相似文献
8.
陈应保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6):12-1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它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在于使学员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便于自学,本文按数学大纲要求结合典型实例,逐章带重点进行介绍。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概率论有两个基本概念:事件与概率及 相似文献
9.
刘禧良;王少杰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1):60-68
在海量网络数据且数据不平衡的环境下,为了解决传统入侵检测方法检测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重加权优化自适应合成(reweighted optimized adaptive synthetic, RWO-ADASYN)采样算法与随机森林分类器结合的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使用RWO-ADASYN算法对UNSW-NB15数据集进行过采样处理,在随机森林分类器中将处理得到的平衡数据集进行训练和入侵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随机森林分类入侵检测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在准确率上提高了5.28%,在精确率上提高了9.65%,在F1值上提高了3.75%。 相似文献
10.
刘珂瑶;罗应楠;胡一雪;王东纳;张列峰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1):47-55
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作为一种能够特异性靶向基因沉默的重要分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siRNA的有效递送一直是其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siRNA递送系统通常依赖于载体工具的辅助,但载体存在潜在的降解性、长期毒性和免疫反应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因此,无载体递送siRNA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综述旨在回顾siRNA无载体递送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其作用机制、递送策略以及递送优势等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