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09篇 |
免费 | 159篇 |
国内免费 | 7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60篇 |
教育与普及 | 10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8篇 |
现状及发展 | 10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255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124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132篇 |
2011年 | 129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144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108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显微组织对NdFeB磁体iHc及β(iHc)的影响,对NdxFe93-xB7磁体,x从16增加到28时,Hc增加了55%,β(iHc)降低了约11%;进一步优化显微组织,增加富Nd晶间相,减弱晶粒间的磁耦合作用及消除晶粒表面的高退磁场区域,不仅可提高磁体的矫顽力,亦可显著改善其矫顽力温度系数。 相似文献
2.
如果有人说石头也会沸腾,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但事实上,确实有这么一类“石头”,它们在加热的过程中会“沸腾”起来,只不过这种“沸腾”不像水和其他液体那样剧烈,只是具有明显的起泡和轻微沸腾的现象。这一类“石头”便是大名鼎鼎的“沸石”。 沸石,英文名称为zeolite,在希腊语中就是“沸腾”的意思。1756年,瑞典的矿物学家克朗斯特德 相似文献
3.
由于马氏体不锈钢在大气、水蒸气和不超过30℃的盐水溶液、硝酸、食品介质及浓度不高的有机酸中具有足够的耐蚀性,一般被广泛用于制作抗弱腐蚀性介质并能承受冲击负荷的零件,如球阀等。 马氏不锈钢,它的强度高、塑性好,硬度高、导热性差,在加工过程中易变形。而且切削时加工硬化严重,切削抗力大,切削温度高,易导致刀具磨损严重,增加了停车时间和装刀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塑性好,在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铝合金表面进行Ni-P-SiC化学复合度。借助扫描电镀、能谱仪、显微硬度计等仪器对复合镀层的表面状态、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SiC粒子添加量的增加,镀层中SiC的含量也不断增加,复合镀层中SiC粒子均匀分布于Ni-P基体,通过系列的工艺实验,找出了SiC的最佳添加量。同时对铝合金的预处理工艺进行对比研究,简化了铝合金表面化学镀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6.
采用机械活化+热压烧结方法制备出Fe3Si基Fe3-xCrxSi(x=0,0.2,0.4,0.6)合金,并对热压产物进行物相、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Fe3Si中的部分Fe原子被Cr替代,晶体结构不变,主相仍是Fe3Si;随着Cr替代量的增加,衍射峰依次向低角度偏移,晶格常数增大.随着Cr含量的增加,Fe3-xCrxSi合金的组织趋向细小均匀化,硬度增大,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以元素Cr进行合金化,一定程度上提高Fe3Si基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一种100V-Cr-Mo钢用做石油套管材料.采用890~910℃淬火+650℃高温回火处理,使材料屈服强度达到1 150~1 160MPa、抗拉强度1 190~1 240MPa、伸长率18%~23%、冲击功102~132 J.分析表明:100V-Cr-Mo材料的调质处理组织细小、均匀,晶粒度大于9级,为回火索氏体,... 相似文献
8.
根据冬季供暖运行中发生的钢制散热器腐蚀漏水现象,分析了钢制散热器在热水供暖运行中产生腐蚀的原因,从而提出了热水供暖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苏严;李立新;彭洲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25,(1):34-41
为了确定更适合于复杂断面型钢轧制成形工艺的韧性断裂准则,本文构建了包含韧性断裂准则的铰链型钢全轧程数值模型。通过分析轧件截面维氏硬度值与模拟计算的损伤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更适合在铰链型钢轧制成形工艺中应用的韧性断裂准则。研究结果表明,Brozzo韧性断裂准则在预测复杂断面型钢轧制过程中材料损伤演化方面表现最佳。此外,基于Brozzo准则计算的损伤因子,探究了不同轧制工艺参数组合对轧件最大损伤因子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试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轧件最大损伤因子显著的工艺参数依次为初轧温度、孔型偏转角和轧辊直径,而轧制速度的影响不显著。最终优化的工艺参数组合为:初轧温度1 250℃,轧辊直径比1.15,孔型偏转角1.61°,轧辊转速148.9 r/min,此时轧件的最大损伤因子为7.92,相比于优化前减小了约20%。由此可见,选择适宜的工艺参数组合可以显著降低轧件的损伤因子,从而有效提高轧件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挤压态Mg-6Al-1Sn-Mn合金(AT61M)板材进行在线加热轧制,研究150,200和250°C这3种温度下轧制板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加热轧制能够提高AT61M板材的轧制性能,轧制温度升高,能促进柱面及锥面等非基面滑移更多地激活,板材塑性增强,且促进再结晶而使组织均匀细化,平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