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2篇 |
教育与普及 | 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6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校办产业要走向市场的最根本难题是事企不分,表现为校办产业没有真正独立的法人财产权,难以形成校办产业内在的约束-激励机制,校办产业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试图运用现代产权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来探讨如何建立校办产业的约束-激励机制。参3。 相似文献
2.
3.
橡胶沥青混合料RAC-G级配空隙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橡胶沥青专用级配之一的RAC-G,将其在不同级配情况下,通过马歇尔试验,重点考查了此级配中关键档集料掺量的变化对9.5mmRAC-G级配空隙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为保证RAC-G级配空隙率在3%-6%的范围内,油石比应控制在8.5%-9.5%;油石比每增加0.5%,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减小0.9%-1.2%;在2.36-4.75mm的含量严格控制在12%以下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粗集料4.75-9.5mm与≤2.36mm集料的相对含量,可微调空隙率。相比ARAC级配,将9.5mmRAC-G级配应用于超薄罩面或应力吸收层,将具有更好的抗疲劳开裂和防反射裂缝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选用目前最为先进与常用的4点弯曲疲劳试验,对常用的包括70#基质沥青和常用的改性沥青在内的10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15℃及1 000×10-6应变控制下的疲劳试验,并进行二次疲劳试验,兼顾了改性沥青的自愈合效果,完成了相同沥青用量下和相同体积设计目标下的各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对比,以及针对相同高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双向分级,以提供实际工程时混合料设计之前的参考,最后还依据所有试验数据绘制了相应的疲劳性能和高温性能分区散点图以供直观参考. 相似文献
5.
定向 凝固界面高梯度绝对稳定性的临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教学演绎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M-S界面稳定性理论做了进一步分析,预言了高温度梯度绝对稳定性这一新现象;给出了达到高梯度绝对和生的临界条件即临界温度梯度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渗漏是地下室工程施工中比较典型的问题之一。造成地下室渗漏水的主要原因是工程设计不足与施工管理欠佳。因此,必须从设计,施工与应急堵漏三方面着手,对地下室渗漏问题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沥青针入度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针入度指数P1的历史,探讨了P1的应用基础和适用范围,P1应用基础是沥青的针入度的对数与相应的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这一假设,中国的规范中P1是根据一个不同温度下的针入度回归出来的,不同于欧洲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与分析发现,如果根据中国的规范方法计算P1,P1受是否预冷、温度及温度个数等因素的影响,针入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变化会引起P1更大的波动,回归时很高的相关系数并不能说明由试验数据回归的P1是可信的,由于改性沥青的针入度的对数与相应的温度之间不再是线性关系,P1用于评价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是与政府管理相对而言的,村民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自治相比,宪法和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行使自治权的自治机关,其实质是村自治。村民自治是法治下的自治,但其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 相似文献
9.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常规天然气、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资源丰富。通过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
侏罗系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指明在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内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和常规天然气在空间展布和储层特征等
方面的序列性特征。结合该区的勘探开发实践,总结出:在同一个含油气系统的前提下,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和常规天
然气具有共生性强的特点,认为它们是先后经历了源岩内滞留、初次运移、二次运移和成藏聚集等过程,分别在泥页
岩、致密砂岩和常规储层中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天然气聚集。并归纳出他们在运移阶段、成藏时间、空间分布、含气特
点、开发技术、产量储量特征和勘探开发阶段等方面序列性特点。最终认为在同一含油气系统中只要具备合适的地质
条件,在一种类型天然气发现后,通过“顺藤摸瓜”的方法来寻找其他类型天然气是一种新的勘探思路。 相似文献
10.
SBS与沥青、软沥青质的相互作用及其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与沥青,软沥青质的相互作用及其过程,采用荧光显微照相技术获得聚合物相在沥青中的显微结构,发现SBS在沥青中的溶胀,分散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沥青质及聚合物都需要足够的软沥青质来持其在沥青上的稳定,SBS改性沥青具有热溶胀冷析出的特点,SBS相的形态结构受降温速率的影响,改性沥青质在常温存贮过程中会从SBS相中部分出,造成聚合物相的面积百分率减少,软化点下降,存贮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