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廉价、易得的芳(杂环)甲醛、取代肼及羟胺等为原料,合成了9种N,N-、N,O-、N,S-腙及肟配体,并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其应用到了钯催化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中,开发了一种温和、高效的以腙为配体的钯催化系统Pd(OAc)2/2-噻吩甲醛苯腙(4b)/K3PO4/DMSO。将该系统用于催化苯硼酸与芳溴的交叉偶联反应中,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收率。 相似文献
2.
综合评分法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评分法是对不同技术方案设置多项指标,通过“给分”进行综合评优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它既吸取了综合定性分析的优点,又将多项指标变为同度量值,给予一个综合性的量化概念,因此在技术经济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实践证明综合评分法还存在许多问题,试引塌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理论,对其加以改进,以增强其科学性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开发了一种温和、高效的以腙为配体的铜催化系统Cu2O/2-噻吩甲醛-N-甲基苯腙(4a)/Cs2CO3/DMSO,并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将该系统用于催化胺与芳卤的交叉偶联反应,表现了良好的催化活性。交叉偶联反应的最大收率达到了80 %。实验表明,该类配体是稳定的、价廉的且可从市场上得到的原料,易于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制备。 相似文献
4.
5.
将天然磷脂1,2-二-十四烷基磷脂酰乙醇胺(DMPE)与合成肽脂N,N-二-十六烷基-Nα-6-三甲胺基己酰基-L-甘氨酰胺混合,制得了混合双层膜囊泡,对制备过程中的超声条件进行了探讨.用透射电子显微照相、动态光散射及差示扫描量热等手段表征了混合囊泡的形态及粒径大小,确认了混合囊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β-环糊精与四氢呋喃在水相中通过范德华力发生包合反应形成的主客体超分子络合物,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对络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分子模拟计算,证实了发生包合反应的可行性.由核磁共振分析,给出了客体分子在环糊精空腔的可能构象. 相似文献
8.
淀粉基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元醇(PEA)、异佛而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乙二胺(EDA)和淀粉等为原料,通过预聚体法合成了淀粉基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对主要原料和产物进行了1H和13C NMR研究,结果表明,在预聚体的扩链阶段加入淀粉,可以使淀粉分子以某种形式参与反应,引入聚氨酯产物中.土埋法实验表明,添加淀粉的水性聚氨酯的生物降解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廉价易得的2-呋喃甲醛、2-噻吩甲醛、2-吡啶甲醛等杂环芳甲醛以及正丁胺、苯胺等脂肪及芳香伯胺等为原料,在温和的实验条件下,合成了18种N, N(O, S)-亚胺类双齿配体。得到了优良的分离收率,最高达到了97%。产物为液体或固体化合物,分别测定了固体的熔点,并通过核磁共振谱(1H NMR及13C NMR)及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RMS)对所得产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其与目标化合物相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