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917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铜和镉在淀山湖沉积物中的形态和传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Tessier's连续化学提取法测定了淀山湖沉积物中微量金属铜和镉的赋存形态 ,研究了它们从水体向沉积物 /水体系静态柱传输特征 ,根据非稳态扩散模型 ,测量了两者的扩散速率常数 .研究表明 ,沉积物中铜和镉的含量都低于一般沉积物的质量基准 .镉主要以可交换态存在 ,但其总量较低 ,铜主要以残渣态存在 .在该湖条件下 ,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很难溶出 .Cu2 +和 Cd2 +在沉积物间隙水中浓度与深度的关系符合方程 C(x) =C+Ae Bx ,它们的扩散速率常数分别为 0 .0 7~ 30 .6 0、0 .6 2~ 9.81mg/ (m2· h) ,扩散系数分别为 4 .4 8× 10 - 6和 3.35× 10 - 6 cm2 / s  相似文献   
862.
目的:研究沉积物中水解和游离氨基酸的垂直分布特征。方法:采集60 cm大亚湾柱状沉积物样品,每2cm为一层分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每层样品中的水解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对分析结果进行曲线拟合的相关分析。结果:15种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中的丝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含量的对数值与深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中性氨基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的水解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15种游游离氨基酸和6种中性水解氨基酸的垂直分布可用指数方程来描述;中性水解氨基酸和游离基酸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63.
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的来源、采样和分析技术、AVS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 AVS在制定沉积物质量基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相似文献   
864.
研究了丙氨酸对黄河水中铅(Ⅱ)与表层沉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得出了离子交换率E%与pH的关系,pH突跃范围和最大离子交换率.结果表明,丙氨酸浓度增加,离子交换率增大;交换剂为转化沙时的离子交换率比未转化沙大.  相似文献   
865.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泥石流发生与沉积史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古泥石流发生历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古泥石流主要发生于3.0-3.5Ma,2.4-2.5Ma,1.9-1.6Ma,1.0-1.1Ma,0.7-0.9Ma,0.6Ma,0.33Ma,0.1-0.14Ma以及全新世,泥石流是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的共同产物,随着晚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及周围山地在一系列构造运动影响下逐步隆升,导致地形反差加大,气候冷暖变化频繁,泥石流爆发的频率加大,人类活动只能加剧泥石流的爆发,却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它的发生,随着全示变暖,有可能出现一些灾害性的气候变化,这必然会导致中国西部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规模有所加大。  相似文献   
866.
螺旋流输移匀粒的能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寻求高浓度低能坡的输移固粒方式,对强制螺旋管流的清水与挟沙两种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与实验研究,得到了具有普遍意义与实用价值的结果,给螺旋管流输移固粒的研究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867.
螺旋流冲沙与输沙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水土流失与泥沙淤积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水库泥沙严重淤积的原因是上游无永久有效的水保措施而自身又无完善的冲沙与输沙的设施,压力缝隙螺旋流具有流速高,水层薄,切力大,流程长,以及有利的压力分面等特点,可被应用于中冲刷淤积泥沙,在2m水头下,其浓度可达400~900kg/m^3水平管螺流可应用“抬托”泥沙,使推移质容易地转变悬移质,从而可大幅度低流速,减小能被;为高浓度,低能耗,远距离输送泥沙提供一种新  相似文献   
868.
目的 探讨河流含沙量的变化特征,为减少河流含沙量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和野外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汉江和丹江各站的含沙量年内变化很不均匀,以荆紫关为例,在汛期含沙量达到3.0 g·m~(-3),而在非汛期为0.含沙量与径流量无明显相关性,与输沙量呈直线相关.结论 水源区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着汉江和丹江的含沙量及河流水质.  相似文献   
869.
研究了潭江下游和黄茅海沉积物理化性质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对沉积物重金属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的质地类型以壤土为主,占到了50%,pH平均值为7.81,有机质平均质量分数为2.476%,沉积物的阳离子交换量较高,属中等偏上水平,盐分含量平均值为1.181 g/kg;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表明,沉积物重金属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  相似文献   
870.
针对渤中凹陷西北缘古近系构造活动与储层之间的关系模糊等问题,利用钻井、测井、三维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定量分析了渤中凹陷西北缘古近系构造活动特征,结合沉降速率和储层分布、物性特征,探讨了构造活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断层活动在古近纪东三期最强,沙三期和东二期次之,沙一二期较弱,东一期最弱;同一时期不同位置的断层活动具有差异性。沙三期、东三期断层活动强,沉降中心离边界断层较近,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厚度大,粒度粗,延伸距离短;沙一二期断层活动弱,沉降中心离边界断层相对较远,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厚度大,粒度粗,但延伸距离远;东二期断层活动强,而晚期受边界断层的影响减弱,且受外物源的影响,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厚度小,粒度细,延伸距离更远;东一期断层活动极弱,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厚度小,延伸距离远。边界断层活动控制着碎屑沉积物进入湖盆的位置,次生断层活动对碎屑沉积物的展布具有调节作用。东三末期区域性构造抬升作用对扇三角洲致密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该规律能够对低勘探程度区类似陡坡带的储层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