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8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41.
采用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熔炼法熔炼钛锆合金铸锭.实验分析了真空自耗熔炼钛锆合金锭的影响因素,并对钛锆合金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钛锆合金与纯钛相比具有较高的硬度及良好的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242.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果蔬类中的微量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以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果蔬类中砷的新方法,研究了酸介质、还原剂用量、还原掩蔽剂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并选择出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采用硫脲-抗血酸-酒石酸为还原掩蔽剂,有效地消除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方法的检出限为1.23ng/g,相对标准偏差在3%以内。  相似文献   
243.
介绍了一种新的制备铈锆氧化物固溶体CexZr1-xO2 (x≥ 0 .5 )的方法 :将碳酸铈和氯氧化锆按需要的比例混合 ,经过硝酸处理成透明溶液 ,加入合适的配合剂 ,然后用氨水沉淀 ,底物经过滤 ,干燥制得前驱化合物 .将此前驱物在 40 0~ 45 0℃热分解 ,可制得立方单相 ,灼失量 (10 0 0℃ ,1h) <5 %,比表面积大 ,晶粒细 ,热稳定性好的铈锆氧化物固溶体 ,它可用作汽车尾气净化器的催化助剂、电极材料、增韧陶瓷等 .  相似文献   
244.
纳米ZrO2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剂置换干燥法制备了粒径在20-50nm范围的氧化锆粒子,用TEM及XRD对该产物进行了表征.用四球机及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纳米氧化锆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发现纳米氧化锆的加入,能有效提高500SN基础油的抗磨减摩性能及承载能力;且纳米氧化锆的加入量有一最佳值,超过此量,含纳米粒子的润滑油摩擦学性能下降;纳米氧化锆的摩擦学作用机理是在摩擦表面沉积而形成具有抗磨减摩作用的润滑膜.图9,参9.  相似文献   
245.
康向东  王平 《中国科学(E辑)》2014,(12):1271-1279
发展高效、安全的储氢材料/技术被公认为是推进氢能规模化商业应用的关键环节.相比于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储存方式,材料基固态储氢因能量密度高且安全性好,被认为最有发展前景.在诸多储氢材料中,轻金属配位硼氢化物氢含量多〉10 wt%,在储氢密度方面具有用作车载氢源的潜力,业已成为近年来储氢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简述轻金属配位硼氢化物储/放氢反应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阴/阳离子替代、构建反应复合体系、纳米相结构调制等方面概述了改善硼氢化物综合储/放氢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明确轻金属硼氢化物储氢材料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46.
本文基于磁驱动装置CQ-4完成了冲击-斜波加载实验设计,开展了金属锆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先冲击再斜波压缩新热力学路径下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加载压力峰值约为25 GPa,三个样品的波剖面结构依次为弹塑性转变、冲击波和斜波压缩,当冲击加载压力在相变压力附近约10 GPa时可以获取含有明显相变特征的速度波剖面,而冲击压力在20 GPa时冲击波覆盖相变波,速度波剖面无法观测到10 GPa附近的双波结构.加载压力峰值约为44 GPa,速度波剖面无弹塑性转变和相变特征为单波结构.结合多相状态方程和非平衡相变速率方程对锆的冲击-斜波压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以较好地模拟锆的冲击-斜波压缩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247.
采用静电吸附与水热法制备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锆(rGO/ZrO2)复合材料,将所制备的rGO/ZrO2作为填料加入环氧树脂涂料中,得到环氧复合防腐涂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红外光谱(FI-IR)分析rGO/ZrO2的结构及微观形貌,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rGO/ZrO2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ZrO2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rGO上,平均粒径约为5~10 nm;与纯环氧涂层、rGO环氧涂层、ZrO2环氧涂层相比,rGO/ZrO2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最好,其阻抗值为7.00 GΩ·cm2。  相似文献   
248.
In this work, Mg-based hydrogen storage composites with an initial 100-x: x (x=25, 32.3, 50, 66.7) of Mg:Ni molar ratio were prepared by HCS+MM and their phase composition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s with desirable constituents can be achieved by adjusting the molar ratio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s in the HCS process. Particularly, the HCS product of Mg67.7Ni32.3 consists of the principal phase Mg2NiH4 and minor phase Mg2NiH0.3. The dominate phase varies from Mg2NiH0.3 and MgH2 for the Mg enriched sample (x<32.3) to MgNi2 and Ni for the Ni enriched sample (x>32.3). The MM modification not only brings about grain refinement of the alloys, but also leads to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part Mg2NiH4 to Mg2NiH0.3 in the Mg67.7Ni32.3 sample. Electrochemical tests indicate that each sample can reach its maximum discharge capacity at the first cycle. Mg67.7Ni32.3 displays the highest discharge capacity as well as a superior electrochemical kinetics owing to its excellent H atom diffusion ability and lower charge-transfer resistance. The Mg67.7Ni32.3 provides the most optimized Mg/Ni atomic ratio considering the comprehensiv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ll samples.  相似文献   
249.
纳米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制备纳米铈锆复合氧化物(Ce_xZr_(1-x)O_2(x≥0.5))的方法:将草酸铈和氯氧化锆先按需要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肼(或肼化合物),在500~550℃热分解此含肼前驱物,可制得热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的纳米铈锆复合氧化物,它可被用作汽车尾气净化器的催化助剂。  相似文献   
250.
在电子产业中,能够进行低压操作以及能够在非常薄的薄层上进行器件设计的材料备受关注.并且,这些材料需要使用方法简单、快速、可靠.作者提出一种简单且快速可靠的沉积高k二氧化锆介电层的方法.整个过程从原来常规过程的140分钟缩短到10分钟.这种改进的方法在操作流程方面有显著的提升.这种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介电层厚度远小于与之前报道的样品,其厚度约为原方法制备样品的25%.在优化操作过程与降低介电层厚度的同时,二氧化锆的介电性质并没有被影响.作者进一步研究了样品的介电特性,在90K到300K之间介电性质的变化小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