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1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火焰光度法对82头青海省高原型牦牛红细胞钾浓度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按红细胞钾浓度,可以将高原型牦牛分为高血钾(HK)和低血钾(LK)两种表型,以HK型为优势表型(76/82,92.68%);②K^L和K^h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373和0.9627;③高原型牦牛红细胞钾浓度基因座的基因杂合度、基因纯合度指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0718,0.8564和1.0774。  相似文献   
92.
SAMD12是新近发现的SAM结构域家族成员.为进一步探究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实验从健康成年牦牛(n=10)和雄性不育犏牛(n=7)睾丸组织中提取总RNA,利用常规基因克隆技术,对牦牛SAMD1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牦牛和犏牛睾丸中SAMD12基因mRNA水平.结果本实验克隆获得了牦牛SAMD12基因的3种变异体,分别命名为v715、v779和v852.v715与普通牛5号变异体完全对应;v779含SAM结构域但与普通牛序列存在一些差异,可能是SAMD12基因的新变异体类型;v852无结构域部分可能不表现活性.定量PCR结果显示:SAMD12基因在牦牛和犏牛睾丸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差异不显著,推测其表达水平与犏牛雄性不育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3.
The scales on the surface of yak hair fiber act as barriers during the dyeing process. In order to solve the scale problem and to improve the dyeability of yak hair, yak hair fiber was treated by microwav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MLTP) in this study. The weight loss and the dyeing properties of the yak hair fiber modified by MLTP were investigat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photographs were taken to observe the changes in the surface shape of yak hair fiber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MLTP treatment, the scale structure of yak hair was weakened and damaged greatly and the noticeable changes on the surface shape took place. At the same time,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dyeing properties of yak hair fiber was exhibited.  相似文献   
94.
西藏耗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西藏耗牛的4上血液蛋白位点(Hb,Tf,Alb,Pa)进行检测,得出了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遗传变异性分析,引用6个其它耗牛品种Hb和Tf位点的基因频率资料,比较分析了西藏耗牛和其它耗牛品种的关系,并探讨了耗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5.
双氧水氧化淀粉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用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的反应条件,并通过对氧化程度和粘合剂性能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双氧水氧化淀粉的机理.  相似文献   
96.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牦牛胎盘粉饲养果蝇,研究牦牛胎盘活性因子对果蝇繁殖力和体重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①牦牛胎盘活性因子对提高果蝇的繁殖力有显著作用,当牦牛胎盘粉浓度为0.6%时效果最显著;②牦牛胎盘活性因子对果蝇体重有影响.培养在牦牛胎盘粉浓度为2.4%培养基中的雄果蝇体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而培养在浓度为0.2%培养基中的雌果蝇体重与浓度为0.6%、1.2%、2.4%培养基中的雌果蝇体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7.
牦牛乳的凝乳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麦洼牦牛乳的若干凝乳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与中国荷斯坦牛乳作了比较,全乳加入凝乳酶后,所测定的牦牛个体乳样均能正常凝乳,而中国荷斯坦牛乳中有35%的样品无法凝乳,降低牦牛乳的pH值或在全乳中加入CaCl2(20mg/100ml乳)可显著减少凝乳时间,-20℃保存一个月的牦牛乳样无法正常凝胶,提示凝乳与酪蛋白微团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同一时间采集的全奶牦牛与半奶牦牛乳的凝乳时间未见明显差异;牦牛乳的凝乳时间与乳的常规厉分含量及乳蛋白组成之间也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由于牦牛中未检测到象中国荷斯坦牛那样无法凝乳的个体,这一特点使得牦牛乳更适合制作乳酪,实验还对牦牛凝乳后的酶乳清、凝乳酪蛋白进行了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98.
中国西部牦牛资源丰富,应当尽快加速开发利用,经过研究,将所获得的奶,肉皮毛制品,进行试制加工及分析预测,其每年经济效益将达到64亿元人民币以上,这为促进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对牦牛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牦牛MC4R基因与其肥胖性状的相关分析以及基因定位、表达调控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首先采用特定引物对牦牛MC4R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然后用B ioEd it7.0.0软件拼接MC4R基因全序列,用DNAMAN5.2.2软件对编码序列进行翻译,用DNAStar6.13比对后比较基因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实验获得牦牛MC4R基因全长1343bp,其中编码序列全长999bp,共编码33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牦牛MC4R基因序列与普通牛、人、食蟹猴、猪、狗、大鼠、小鼠、鸡、斑马鱼、金鱼、东方鲀和河豚的同源性分别是99.5%、85.5%、84.9%、88.1%、86.7%、83.9%、83.8%、75.5%、61.2%、59.5%、65.3%和64.6%,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99.1%、91.9%、91.9%、93.1%、92.2%、90.4%、89.8%、84.0%、66.7%、65.7%、67.2%和66.7%。本研究成功的克隆了牦牛的MC4R基因,表明其在物种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00.
青海高寒地区西杂和荷杂犏牛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南地区和环湖地区的西杂和荷杂公牛与牦牛杂交所生犏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并与同龄牦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初生、6月龄、18月龄、30月龄荷杂犏和西杂犏所有体尺体重指标均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牦牛(P<0.01);初生、6月龄、18月龄荷杂犏和西杂犏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犏牛初生体重大于牦牛,生长发育快,杂种优势明显,至18月龄,两种犏牛平均体重比牦牛高51.05 kg;到30月龄时,两种犏牛平均体重比牦牛高90.0 kg,比牦牛体重高出5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