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5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种语言层面的歧义现象,比如:语法层面、词汇层面、句法层面等。本文从心理和语言的角度介绍了歧义容忍度的概念。接着分析了歧义容忍度和二语学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歧义容忍度的测量方法。最后,文章概括性的讨论了歧义容忍度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22.
将DV电影的本质特征概括为“个人化写作”,并进而阐述了“个人化写作”的内涵、DV电影“个人化写作”的技术、经济基础及其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23.
美国的尤金·奈达博士(Dr.Eugene A. Nida)的动态等值论(Dynamic Equivalence)被许多学者推崇为评判译文质量优劣的标准以及翻译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在运用奈达的"动态等值"论来指导文学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是,译文如果要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就要充分体现原作者的美学意图,这样才能使译文受众获得和原文受众基本一致的感觉.  相似文献   
24.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ributions to this special issue ofSystems Practice on Systems and Organizations: New Directions in terms ofdistal andproximal thinking. Distal thinking refers to ready-made concepts, to the finished effects and outcomes of thought and action; proximal thinking, to process and event, to the continuous and unfinished. The papers presented here deal with various aspects of the distal/proximal distinction in social systems and organizations, and especially draw out the implications of recent work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accounting theory,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 for a proximal conception of systems and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25.
谈谈科技论文的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论文是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工作总结、经验积累以及科技成果发布的一个形式;是人们传递信息、描述说明各种事物的一个途径。重点从科技论文写作时的读者意识、科技论文的引言及结语3个方面叙述了如何写出具有领先水平、高质量、有价值的论文。  相似文献   
26.
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读、听、说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写作知识与技巧与语篇分析有着密切的关系,重视语篇分析就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基础。本文从语篇的衔接方式、修辞手段、体裁分析等角度阐述语篇分析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发和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母语句法负迁移现象,这严重妨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英汉句法差异对比来分析遗一现象。  相似文献   
28.
Web服务并非设计用来帮助标准商业流程的规划和建模,所以在用于电子商务中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本文在ebXML体系结构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基于ebXML技术建构电子商务交易模型,并以网上书店为试用例实现其交易系统。  相似文献   
29.
阅读和写作是语言学习者要掌握的两项重要技能。然而,在目前的非英语专业教学中,阅读往往比写作更受重视。写作似乎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成了综合英语或阅读课的附属物。研究者认为阅读对写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大量阅读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阅读课中教授写作知识也能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毋庸置疑,通过阅读来教写作是一种好方法。但是有关专家对写作和阅读关系的研究成果表明: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这说明写作有它独特的魅力,对阅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只有全面了解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把阅读和写作融合在一起,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写作出现了个人化的创作倾向.诗人从主题创作到把词语当作诗歌写作的尺度,很大程度上动摇了诗歌写作的根基,显示出根本性的变化,诗歌写作出现了困境,读者理解诗歌有了难度.由此,追溯了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的诗学理论,指出了二者的不同,并认为没有诗人的审美体验,诗歌写作是难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