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09篇 |
免费 | 317篇 |
国内免费 | 14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0篇 |
丛书文集 | 70篇 |
教育与普及 | 7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18篇 |
综合类 | 31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200篇 |
2011年 | 186篇 |
2010年 | 126篇 |
2009年 | 175篇 |
2008年 | 142篇 |
2007年 | 206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58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135篇 |
2002年 | 118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化学聚合制备的透明导电性聚苯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合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将经预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薄膜浸入HCl、氧化剂和苯胺的水溶液进行化学聚合制得了高度透明和导电的PAn(聚苯胺)/PET复合薄膜.这种技术是获得透明导电高分子薄膜的一种优良工具.本文提供的数据可能会促进PAn/PET复合薄膜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材料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2.
63.
利用电法对湖塘区第Ⅰ承压含水层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区西部存在因Ⅱ含水井过量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等问题.建议在这些地段减少深水井的开采量,适当增加潜水井的开采. 相似文献
64.
5种抗寒剂对早稻湘早籼25号幼苗的耐寒生理鉴定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经聚乙二醇处理的湘早籼25号秧苗不仅电导率低,干重大,而且可溶性糖和叶绿素总含量高,表明5种抗寒剂中聚乙二醇对水稻秧苗具有较好的抗寒效果。 相似文献
65.
针对传统抑制共模干扰的方法存在着成本高、电路复杂的缺陷,从共模干扰的概念入手,认真分析了共模干扰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电路。 相似文献
66.
基于极间流场模型分析的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简化的电火花线切割极间流场模型,分析了平板长度及其运动速度和缝隙宽度对压差流和剪切流的影响,以及复合后的间隙流场,通过对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附加共轴式高压喷嘴,在高能量切割条件下,实验对比了以剪切流为主的单一浇注极间供液方式与以复合流动为主并辅以高压喷液的复合极间供液方式的切割效率和表面质量.结果表明:压差流与剪切流的复合,有利于改善高能量切割的极间流场状况;复合供液方式可明显改善单一浇注极间供液方式的状况,最高切割效率约为220 mm2/min,增幅达20%,且其表面基本没有烧伤,从而验证了压差流与剪切流的复合效果. 相似文献
67.
金属橡胶兼有金属和橡胶的双重性质,具有一系列优良特性.运用VHX-600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和HPCA-2便携式污染度检测仪等设备,选用不同结构参数的金属橡胶,对巧克力奶进行过滤研究.通过改变材料孔隙度、丝径和成型厚度3个因素,绘制出巧克力奶过滤前后污染度等级变化折线图.最后对折线图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总结出材料孔隙度的降低、丝径的减小以及厚度的增大均可提高材料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68.
为更好的反映水下爆炸作用下舰艇抗冲瓦芯层复杂结构动力学特性,基于多自由度动力学、Taylor平板理论一阶DAA法,提出了舰艇抗冲瓦在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作用下的流固耦合与冲击动力学模型。抗冲瓦冲击响应分为3个阶段,I阶段是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一维流固耦合开始阶段,水中气穴开始产生;II阶段芯层开始被压溃,但此时抗冲瓦表层速度开始降低,水质点的附加冲量起到重要作用;III阶段是从减速到回弹阶段,抗冲瓦在弹性恢复力和流体阻尼共同作用下产生减速和反弹。3个阶段的理论模型揭示了水下爆炸作用下抗冲瓦的冲击响应过程。通过理论模型和算例研究发现,所提出的模型能很好的反映具有复杂芯层结构的抗冲瓦在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缓冲与耗能机理,抗冲瓦芯层密度对其缓冲效果影响显著。这些性能特点可以用于在给定质量情况下对抗冲瓦进行几何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9.
高密度电法探测煤矿地下水及溶岩空洞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法勘探是利用岩(矿)石间电磁学性质及电化学性质的差异作为基础的一种勘探方法。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可在空间、陆地、海洋、地下等各种环境内进行。高密度电法具有观测工作简单、工效高、采集的信息量大的优点;能勘测到地质灾害或岩土工程中诸如隐伏溶洞、地下暗河、节理裂隙等地质问题。利用高密度电法勘查煤层顶板的富含水区以及岩溶空洞的范围,能为煤矿企业预防突水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邓文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9(2):113-120
通过计算一些特殊状态中相位涨落和场的涨落,初步研究了场的压缩与相位压缩的关系。文章对相位算符的通用形式作了必要的修正,并明确提出了两个“压缩判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