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4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231篇
系统科学   180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6篇
综合类   460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961.
根据试验研究资料,对溢流坝反弧段的流速分布进行了探讨。指出反弧水流的流速分布除受重力作用影响外,还受离心力作用的影响。当反弧半径为80cm左右,重力和离心力作用的相对大小发生转变,大于该值重力作用为主,小于该值离心力作用明显。提出了反映重力及离心力对壁面势流速度影响的综合参数,该参数在反弧段近似为常数。还指出在反弧段边界层内流速指数律有较好的适应性,影响指数的主要参数是弧长、反弧半径、雷诺数和无因次参数,并提出了反弧段流速分布指数的计算式与图表。  相似文献   
962.
963.
Here we pres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y (Vp) of muscovite-biotite gneiss from Higher Himalayan Crystallines (HHC) at the temperature up to 950℃ and the pressure of 0.1―400 MPa. At 400 MPa,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600℃, Vp decreases linearly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t the rate of (Vp/T)p -4.43×10-4 km/s ℃.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600―800℃, Vp drops significantly and the signal is degraded gradually due to the dehydration of muscovite and α-quartz softening. When the temperature rises from 800℃ to 875℃, Vp increases and the signals become clear again as a result of the temperature going through the β-quartz range. The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duratio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hen temperature is above the dehydration point of biotite. During the first 30 h at 950℃, the Vp decreases substantially from 5.9 to 5.4 km/s and the signal amplitude is attenuated by more than 80%. After the 30-h transition, the Vp and the amplitude of ultrasonic wave signals become steady. The decrease of Vp and attenuation of the signals at 950℃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breakdown reactions of biotite. The experiments suggest that the breakdown of muscovite and/or quartz softening can contribute to the low seismic wave velocity in thickened quartz-rich felsic-crust such as what is beneath southern Tibet. Additionally, α-β quartz transition generates a measurable high seismic velocity zone, which provides a possibility of precisely constraining the temperature in the upper-middle continental crust. Our study also demonstrates that duration is a key factor to obtain credibl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964.
化纤卷绕过程的机电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卷绕速度控制的新方法.即通过对卷绕运动的分析,建立卷绕速度的数学模型,通过控制系统使卷绕电机在卷绕过程中按其数学模型运转,保持线速度恒定,从而获得良好的产品丝质量,这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65.
有机物料培肥对风砂土结合态腐殖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的试验设计,3年间对风砂土进行秸秆等有机物料培肥,研究其结合态腐殖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有机物料培肥均能提高风砂土松结态、稳结态、紧结态腐殖质的含量,但不同的有机物料对风砂土结合态腐殖质贡献不同,其中以低量秸秆 泥炭全肥 泥炭处理效果最好。表5,参5。  相似文献   
966.
针对人车混行区域行人异常运动极大地干扰驾驶者判断问题,提出一种单目摄像机条件下,基于TLD和粒子滤波器行人检测与跟踪技术的速度异常横穿马路行人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车前道路上的运动速度过快或过慢的行人目标,作为危险行人提醒驾驶者注意,从而实现行人目标的早期安全预警。经仿真分析,能够有效地估计实际道路上行人的运动速度,判断运动速度异常的行人目标,为驾驶者和车载辅助驾驶系统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67.
冰川运动速度是计算极地物质平衡和对冰盖和冰架数值模拟的重要参数.针对传统冰川运动速度提取算法的不足和局限,基于差分干涉技术(DInSAR)和多孔径干涉技术(MAI)开展二维冰川运动速度的提取研究.将该算法应用于南极Lambert流域冰川运动速度的提取,得到了研究区域高精度的二维冰川运动速度场,将采用偏移量跟踪算法提取的冰川运动速度和本文提取的冰川运动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精度评价;结合研究区域已有历史观测数据,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Lambert流域冰川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DInSAR和MAI的冰川运动速度提取算法优于偏移量跟踪算法;近20年的冰川运动速度时间序列数据显示Lambert流域的冰川运动速度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68.
基于修正LuGre摩擦模型提出临界滑水速度的快速计算方法,以临界滑水速度为滑水风险事件发生的判断指标;基于湿滑路段水膜厚度分布以及车速、轮迹等车辆行驶状况的概率模型,计算滑水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对滑水风险进行量化,并根据风险概率将滑水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临界滑水速度主要受水膜厚度的影响,与路面的高程特征密切相关;当路面存在车辙、坑槽等表面病害时,病害区域的临界滑水速度显著下降。车辆滑水风险与临界滑水速度分布基本一致,但轮迹带区域的风险相对较高;降雨强度较大时,无病害或低病害路段的低风险区域超过96%,路段整体处于低风险等级,车辙等严重病害处出现大量中高风险区域,导致路段整体风险等级提高。  相似文献   
969.
风电机组模型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速等外部干扰严重影响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基于准确风机参数的传统控制策略难以满足系统控制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DPG算法的风机变桨距控制器。借助强化学习仅需与环境交互无需建模的优势,以风机模型为训练环境,功率为奖励目标,变桨角度为输出,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搭建Actor-Critic单元,训练最优变桨策略。采用阶跃、低湍流、高湍流三种典型风况对算法进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不同风况下基于DDPG算法控制器的控制精度、超调量、调节时间等性能均优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效果。  相似文献   
970.
讨论了一般型通风网的求解问题,建立了由含有B个方程组成的一般型通风网求解数学模型.在B个未知量中.未知风压分支为L(亦为固定风量分支),未知风量分支B—L(B为通风网分支).在通风网中.调节装置的位置由调节系数矩阵[Cy]中L列非零元素确定.改变矩阵[Cy]则可获得不同的风流控制方案.介绍了该模型的Newton-Raphson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模型进行了自然分风,风量调节和通风机工况点优化的计算,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