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2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28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79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2844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51.
从实际生产工艺角度考虑,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单片机系统,实现多路、多位LED显示控制.同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52.
In the hepatitis delta virus, ribozymes are encoded in both the genomic strand RNA and its complement, the antigenomic strand. The two ribozymes are similar in sequence and structure, are most active in the presence of divalent cation and catalyze RNA cleavage reactions which generate a 5′-hydroxyl group and a 2′,3′-cyclic phosphate group. Rece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understanding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One key was a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genomic ribozyme that revealed a specific cytosine positioned to act as a general acid-base catalyst. The folding of the ribozyme in the context of the longer viral RNA is another area of interest. The biology requires that each ribozyme act only once, and mechanisms proposed for regulation of ribozyme activity sometimes invoke alternative RNA structures. Likewise, interference of ribozyme function by polyadenylation of the antigenomic RNA strand could be controlled through alternative structures, and a model for such control is proposed. Received 21 June 2001;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18 July 2001; accepted 20 July 2001  相似文献   
953.
针对现有预应力混凝土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中对次弯矩的考虑 ,文章阐述了在特殊布筋形式及高次超静定的井式梁结构中 ,次弯矩的形状、大小、正负均不同于一般连续梁和框架结构 ,次弯矩不再是对支座有利对跨中不利 ,次弯矩图在支座间也可能不是直线 ,指出了有关技术规程的局限  相似文献   
954.
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传统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出发 ,融入面向对象特有的类 ,封装 ,多态和继承等概念 ,在分析中以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工具— Jasmine为例 ,讲述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步骤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55.
邓志恒  陆春阳 《广西科学》2000,7(3):161-164
通过6根二次受力连续叠合梁和1根一次受力叠合梁及1根整浇梁的试验,研究二次受力叠合梁受力性能及内力重分布规律,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56.
静液驱动二次调节扭矩加载装置解耦控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针对已经建立的二次调节扭矩加载实验装置中转速系统与转矩系统存在的耦合的问题,设计了一个解耦网络,并给出了网络构造全过程,该解耦物特点,是,转速系统和转矩系统的控制器可以单独设计,并且只需考虑无干扰的情形,这样控制器的可以相当简单;当控制器结构和参数变化时,相应改变网络对等部分即可,给出了考虑物理可实现性的仿真曲线,结果表明,该解耦网络实现了二次调节加载装置转速转矩间的动态近似完全解耦。  相似文献   
957.
通过二次调节扭矩加载装置数学模型研究 ,从硬件角度得出实验装置中二次调节转速系统和转矩系统间的耦合关系与检测信号的类型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有关的结论 .将转矩转速传感器从液压马达和加载对象之间移至加载对象和负载泵之间可以极大地降低两系统间的耦合 ;如果将转矩转速传感器换成单一的转速传感器 ,而在负载泵变量油缸上安装位移传感器间接检测加载转矩 ,则两系统间的耦合作用可完全消除 .最后对比了两种硬件消耦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58.
中国南海红树内生真菌No.1403次级代谢物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中国南海红树的内生真菌No.1403是由香港城市大学Vrijmoed教授等分离出来的。其发酵液粗提物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对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采用硅胶柱层析、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和X光结晶衍射等方法对该菌静置培养的发酵液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真菌No.1403能产生灰黄霉素A和多种醌类抗生素B,C,D及其它化合物,其中C未见文献报道,A的产量很高,约为20mg/L,本研究表明No.1403  相似文献   
959.
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具有容量大、寿命长、无环境污染、使用安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器中。随着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未来的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必将对未来人们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也不断得到提高,容量更大、质量更轻、体积更小、厚度更薄、价格更低的锂离子电池将不断地被推向市场。作者分别对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当前应用及最新发展状况进行综述及评论。  相似文献   
960.
介绍了锰酸锂废旧锂离子电池经放电处理后, 再对其进行拆解→活性物质剥离→酸溶→沉淀回收Mn、Li等工艺处理, 有效地回收了其中的锰和锂。实验结果表明:用2mol·L-1的HNO3+1mol·L-1的H2O2体系,在固液比为65g·L-1的情况下对经过600℃处理的锰酸锂进行酸溶效果最佳,LiMn2O4的溶解率为100%,锰的回收率达98%,所得Li2CO3沉淀纯度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