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6篇 |
丛书文集 | 5篇 |
教育与普及 | 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5篇 |
现状及发展 | 7篇 |
综合类 | 3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湿球黑球温度(WBGT)是获得国际标准体系ISO7243认证的热环境评价指标,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国都采用该指标。目前,室外湿球黑球温度的简化计算大多是以低海拔地区的实测为基础进行归纳或验证,为研究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室外WBGT的简化计算方法,以低纬度高海拔典型城市贵阳市为例,对夏季不同海拔高度的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和WBGT等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风速外,其他4个参数与WBGT线性相关可纳入回归模型。在分层回归中,加入气压参数可以提高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和相对湿度对WBGT预测水平,回归模型具有统计意义,纳入模型的4个自变量对WBGT的影响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室外热环境评价和实测中,不同地区采用经验公式需要先进行验证,建议高海拔地区在WBGT的计算模型中加入气压参数来提高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412.
气象文化长期以来被生态批评家所忽视,当代气象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大众传媒的作用。气象播报形式的变迁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大众传媒中的气象文化还表现在好莱坞电影的灾难片类型和生态公益广告中,前者通过灾难叙事对资本主义数百年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对普通民众敲响了警钟,将生态危机意识推广开来。生态公益广告则以融入生活的方式,将生活中小的方面向环保的理念靠齐,一点一滴地改变市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13.
特殊气候条件对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发生的根源,基于青藏高原五道梁、沱沱河和安多等地的气象资料,研究了特殊气候条件对青藏公路路基的影响。从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及年降水变化曲线入手,考虑路基周期冻结和融化过程中水分迁移及相变作用,结合SWS-3型连续面波仪的路基强度测试结果,分析了青藏公路纵向裂缝、波浪扭曲变形和不均匀沉陷等典型病害的发生机理。研究发现:青藏高原的低温特征使得路基常年处于冻结和融化的交替状态;雨季集中、固态降水特征致使路侧积水严重;在特殊的气候夺件下路基土体的动弹性模量由最初的均匀分布逐渐过渡到不均匀状态;路基两侧的积水及土体的冻融疏松是造成路基强度不均匀分布、产生病害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14.
京津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初生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日本MTSAT卫星数据, 在Mecikalski等提出的8个指标计分统计方法的基础上, 对京津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初生(CI)进行预警试验, 并根据试验结果修改了部分指标的阈值。试验表明, 经过阈值的适当修改,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京津地区的强对流初生提前30分钟进行预警。另外, 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 验证了8个指标中的每一个指标对于预警CI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15.
在对重庆市南岸区近十年的降水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南岸区酸雨污染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了酸雨的成因.结果表明,降水对空气污染物有清除作用,但酸雨的形成与空气污染物浓度无直接关联,而是取决于降水量、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山城地貌以及潮湿闷热的气象条件是导致南岸乃至重庆酸雨污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16.
宁夏一次突发性暴雨中小尺度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天气事实出发,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4年8月3日上午发生在宁夏中宁县、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等地的突发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此次突发性暴雨发生前后气象要素变化、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大气层结稳定度及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特征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这次突发性暴雨具有明显的中小尺度系统特征,主要影响系统为河西两高之间的横切变及低涡;较为深厚的中低层辐合为暖湿不稳定能量的贮存和短时强降水的产生与维持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在气象预报中有效地应用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风廓线、垂直液态含水量等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有助于揭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结构及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417.
安徽省地处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的过渡带,从副热带高压边缘和孟加拉湾汇合而来的西南暖湿空气与北方南下的干冷空气经常在江准流域相遇,带来丰沛降水.其中,当大别山受暖湿西南气流影响时,其北部易触发对流,出现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当有冷锋等系统影响时,山区北部易出现对流旺盛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选取2005年3月10日的冷锋过程用天气研究预报模式(WRF)分析研究了大别山地形对冷锋附近MCS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大别山地形的作用,山区北部的温度和湿度明显高于平原地区,这一方面产生平原和山区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形成局地中尺度力管环流,具有触发对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使山区北部的大气层有大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一旦对流发生,容易剧烈发展.此外,当冷锋移近时,由于大别山的影响,锋后东北风在山区北侧发生堆积和偏转,形成了额外水平风场辐合,使MCS更易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418.
419.
Agent和多Agent系统是一个具有广泛参与面的研究领域,它为解决复杂的分布式环境下的交互问题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和理论框架。将多Agent技术引入远程天气会商,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远程天气会商系统方案,建立了可行的系统结构与模型,给出了Agent的结构,并对主要的Agent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20.
雷久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3,43(11):922-928
热层大气赤道异常是指热层大气存在类似电离层赤道异常的驼峰结构,但其南北驼峰出现于磁纬±20~30°区域.热层赤道现象早在40年前就被发现,然而其形成机制一直是电离层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前人陆续提出了化学加热及纬向风场拖曳作用等假说来解释热层赤道异常的形成,但基于这些假说得到的低纬热层结构与观测不符.最近研究发现,热层赤道异常槽与电离层驼峰的形成原因不同,离子与中性大气的场向拖曳作用形成热层赤道槽,且离子与中性气体相互碰撞引起的能量交换是热层赤道异常驼峰的形成机制.本文简述热层大气赤道异常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