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3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74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9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282.
对化学镍磷镀层在微动磨损过程中的应力强度和分布作了详细分析,并进一步用位错理论对微动磨损破坏进行了讨论.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解释了镍磷镀层的耐磨性,提出了对镀层厚度的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283.
镀液流速对复合电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Ag-MoS_2复合镀层在氰化物镀液中电沉积的研究,定量测定了镀液流速、微粒在镀液巾的悬浮量以及阴极电流密度对MoS_2微粒与Ag共沉积的影响。发现复合镀层中MoS_2含量是镀液流速、微粒悬浮量及电流密度的函数,并由此提出了能比较满意地反映在该复合共沉积体系中微粒共沉积量与镀液流速、微粒悬浮量和电流密度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84.
采用溶胶-凝胶表面包覆法制备了纳米Fe2O3-Al2 O3复合材料, 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样品的物相、 粒度和形貌进行了研 究. 结果表明, α-Fe2O3掺杂降低了Al2O3相变温度, 在900 ℃可以得到稳定的α-Al2O3相.  相似文献   
285.
研究了Zn-Ni合金镀液中的主盐氯化锌的浓度,电镀工艺参数对Zn-Ni合金镀层中Ni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电镀时峰值电流密度是影响Zn-Ni合金镀层中Ni含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控制峰值电流密度,制备出了不同组分的Zn-Ni合金多层膜.  相似文献   
286.
以己二酸和不同链长的醇进行反应,合成了己二酸二正丁酯,己二酸二正己酯,己二酸二正辛酯,己二酸二癸酯.醇及相应的酯利用四球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磨损表面形貌.将醇与相应的酯进行摩擦学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合成酯类润滑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值PB值均大于相应的醇类,其摩擦系数、磨损量、摩斑直径均低于相应的醇类;在长摩过程中,合成酯在磨损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强了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效能,且随着链长的增加,抗磨减摩效能越好.  相似文献   
287.
以WC-Co硬质合金棒为增强体,采用消失模镶铸工艺制备了硬质合金/高铬铸铁基表层耐磨复合材料,并对其界面微观组织和三体磨料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界面微观组织的观察发现,由于硬质合金表层的熔解和W、C、Co、Fe、Cr等合金元素的扩散,硬质合金与高铬铸铁界面出现了厚度约为800μm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生成了含有W、Co、Fe和Cr元素的碳化物,确保了增强体和基体之间为良好的冶金结合.三体磨料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是高铬铸铁(热处理态和铸态)的6~8倍,这是因为增强体的高硬度及其与基体间的良好冶金结合,使得复合材料在磨损过程中,增强体对基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从而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288.
高性能微表处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表处是一种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然而在高温多雨的广东地区,微表处罩面存在耐磨耗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严重阻碍了该技术在广东高速公路的推广应用.为此,开发了新型微表处技术———高性能微表处,该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掺入适当比例的水性环氧树脂和水性环氧固化剂,使其在室温环境下发生化学交联反应,形成高粘结性能的空间网状结构.室内湿轮磨耗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微表处,高性能微表处的耐磨耗性能和抗水损坏性能提高了约60%.长期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高性能微表处的抗滑性能和抗剥落性能均明显优于常规微表处.  相似文献   
289.
铝合金表面有色钛/锆转化膜的成膜机理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钛/锆转化膜无色的问题,通过向含钛/锆的处理液中加入单宁酸及成膜促进剂,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有色钛/锆转化膜.采用X射线能谱仪、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转化膜的形成过程、形貌、组织结构、耐蚀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铝合金表面成功制备出了金黄色、耐蚀性优异的转化膜,其主要成分是Na3AlF6,其次是单宁酸水解产物的金属络合物以及少量Al2O3.3H2O、TiO2等;膜的形成可分为Na3AlF6晶体成核、生长和金属络合物的沉积3个阶段;转化膜的腐蚀电流密度由基体的5.894μA/cm2下降到0.283μA/cm2,耐蚀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90.
An in vitro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use of poly(ethylene carbonate) (PEC) as a biodegradable coating material for drug-eluting stents is report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EC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mages of PEC and PLGA discs after treatment with an alkaline KO2 solution as a superoxide source showed that the PEC maintained its integrity whereas holes and small particles appeared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PLGA. Sirolimus and paclitaxel were loaded into PEC and PLGA in order to study drug release performance.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infrared (ATR– FTIR) spectroscopy of sirolimus, PEC and the sirolimus-loaded PEC coating showed that no chemical reaction occurred between sirolimus and PEC. The results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revealed that the mean roughness (Ra) values of the bare metal stent (BMS) and the drugeluting stent (DES) were 2.3 nm and 1.0 nm, respectively. After balloon expansion experiments, no delamination or destruction of the PEC coating was observed. The drug release profile of sirolimus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paclitaxel when PEC was employed as the drug carrier, and the release curves of sirolimus were different when PEC and PLGA were used as drug carriers. Al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EC was one of the best potential stent-coating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