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17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506篇
系统科学   279篇
丛书文集   282篇
教育与普及   18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78篇
综合类   13327篇
自然研究   1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716篇
  2011年   779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707篇
  2007年   958篇
  2006年   889篇
  2005年   731篇
  2004年   677篇
  2003年   729篇
  2002年   535篇
  2001年   516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81.
沙区人工固沙植物水分适宜度模糊数学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固沙植物油蒿和柠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样区土壤水分变化的模糊属性特征;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水分适宜度的概念及其模型,并进行实例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柠条在单播情况下随着营林密度的升高,其适宜度值呈现下降趋势;混播比单播具有较高的适宜度值,其中以5000株/hm^2混播下适宜度最高,植被覆盖率最大,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营林方式.试验条件下,植被覆盖率高者,其适宜度亦高,二者呈现出一致性.文中分析了油蒿与柠条对水分竞争与共存的机理,有关结论为人工固沙林稳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2.
铬法与锰法测定地表水COD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采用铬法与锰法测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园湖水COD值以及铬法与锰法分析条件、氧化率的相互比较.其结果表明:铬法精度高于锰法,铬法比锰法氧化完全,因此,采用铬法来作为控制有机污染物综合性指标比用锰法更为适宜,在测定清洁的地表水COD值时可用锰法,但对于受污染的地表水用铬法更适合。  相似文献   
183.
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中国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山东省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省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确保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4.
1Keytechnicalissuesinthegenerallayoutofnavi gationstructures ThegenerallayoutofTGPnavigationstructuresischaracterizedbyabigdis chargeatthedam ,ahighcontentofsedimentinflowandcomplicatedgeog raphyatthedamsite ,whereisneces sarybothtosolvethesedimentationandflowconditionfornavigationandtodealwiththerelationshipbetweennavigationstructuresontheonehandandpowergenerationandfloodcontrolontheoth er.1 1Selectionofthedamsiteandthearrangementoftheaxisoftheproject Thegenerallayoutofthenavigationstruct…  相似文献   
185.
提出了生焦反应焦化炉给热及生焦反应给热比的概念 ,在确保焦化炉管不发生严重结焦的条件下 ,研究了焦化炉注气及炉出口温度的优化方法 ,以提高生焦反应焦化炉给热及延迟焦化装置液体收率。利用过程模拟软件 ,分别对单面辐射及双面辐射焦化炉进行了管内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 ,注气比维持在 1% ,炉出口温度由 4 90℃到 5 0 5℃时 ,每升高 5℃ ,生焦反应焦化炉给热增加 4 5~ 5 9kJ/kg ;炉出口温度维持在 5 0 5℃ ,注气比由 3%至 1%每降低 0 .5个百分点 ,生焦反应焦化炉给热增加 2 0~ 32kJ/kg。采用调整注气比和炉出口温度优化同时操作的方案 ,其效果优于仅控制炉出口温度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6.
采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和岩石动态损伤模型模拟了旋转水射流作用下岩石的损伤破坏过程 ,其中岩石损伤场的求解采用解耦的方法。同时还对旋转水射流的破岩机理进行了分析。模拟计算结果与前期的试验结果一致 ,均显示旋转射流具有较强的破岩能力 ,其原因在于旋转射流的质点具有三维速度 ,破岩时以倾斜冲击为主 ,易于在岩石表面形成拉伸和剪切破坏 ,回流的干扰较少 ;破岩过程首先是形成一环形破碎带 ,然后沿径向和轴向发展 ,所形成的破碎坑呈内凸锥状。旋转射流破岩的优势在于破碎面积大、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7.
复杂条件下的低渗透油田生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了启动压力、毛管力、重力等因素的情况下 ,推导了低渗透油田油水两相渗流时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的数学模型 ,并分析了上述 3种因素在数学模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于水湿油藏 ,毛管力和启动压力的存在使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液指数增加 ,重力则使无因次采液指数降低 ,而对含水率的影响与地层倾角有关。 3种因素均对无因次采油指数无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胜利油区大芦湖低渗透油田的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进行了实例计算 ,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8.
针对边水驱油藏的地质及开发特点 ,提出了边水调剖技术 ,同时对调剖井点的选择、调剖剂的筛选、调剖剂用量的确定、调剖施工工艺等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向优选的调剖井注入调剖剂 ,可以控制边水的侵入方向和推进速度 ,从而增大波及系数 ,提高最终采收率。 2 0 0 0年 5月到 1 1月 ,对高 1 0 4 5区块 8口井进行了边水调剖试验 ,共注入调剖剂 1 851 6m3。调剖后 ,内部井的含水率下降、产量回升 ,明显提高了区块的采收率。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 ,调剖增油超过 70 0 0t,投入产出比大于 1∶2。  相似文献   
189.
Acute toxicity and accumulated toxicity of chlorine dioxide (ClO2) and by-products chlorite (ClO2-) and chlorate (ClO3-) in water acted on mice are studied by the method of Horn and accumulation coefficient. Subchronic toxicity of the mixture of ClO2 and ClO2-and ClO3- in water acted on rat is studied though feeding test for 90 days, includ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variance on weight gaining, food utilization efficiency,index of blood and serum,liver (or kidney) to body weight ratio, an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n liver and kidne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queous solution of ClO2, NaClO2 and NaClO3 (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276.5 mg/L, 200 mg/L and 200 mg/L respectively) and the mixed aqueous solution of ClO2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553 mg/L are actually non-poisonous , and non-cumulative aqueous solution as well.  相似文献   
190.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use of optimal control techniques in large-scale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According to the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actual state of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in China, the implicit model, which may be solved by utilizing the hierarchical optimization method,is established. In special,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containing variable-speed pumps, a software tool has been developed successfully.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to the city of Shenyang (China) is compared to experiential strateg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developed model is a very promising optimization method to control the large-scale water sup-ply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