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71篇
  免费   577篇
  国内免费   674篇
系统科学   655篇
丛书文集   431篇
教育与普及   2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现状及发展   121篇
综合类   19067篇
自然研究   2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851篇
  2013年   589篇
  2012年   996篇
  2011年   1163篇
  2010年   963篇
  2009年   1073篇
  2008年   1181篇
  2007年   1551篇
  2006年   1420篇
  2005年   1220篇
  2004年   1061篇
  2003年   1116篇
  2002年   810篇
  2001年   753篇
  2000年   589篇
  1999年   479篇
  1998年   365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顶板裂隙水对锚索支护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巷道顶板岩层裂隙水对岩石具有软化、泥化和膨胀变形作用,影响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本文采用快速拉格朗日元程序计算分析了岩层裂隙水软化岩石和降低锚杆/锚索锚固力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得出对砂质泥岩顶板在未受采动影响,且含水率小于1%时裂隙水对围岩稳定性影响不大.图5,表5,参7.  相似文献   
62.
河流生态系统合理生态用水比例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构建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比例模型,遵循生态需水比例和生态用水比例的相关关系,以生态需水比例为标准,确定生态用水比例,然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用水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当地水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合理生态用水比例。以海河河流生态系统为例,视其河道内生态系统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为生态修复目标,计算河流系统生态需水,得到其生态需水的阈值区间为[16%~66%]。然后计算了1999—2002年海河实际生态用水比例,表明生态用水一直没有得到满足。最后通过与海河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确定海河河流生态系统的合理生态用水比例应维持在(16%~46%)的阈值区间内。  相似文献   
63.
论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主要模式:以读者用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一切从方便读者出发的服务模式、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塑造人本取向、主动参与的行为和塑造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全校信息中心和学术机构的形象,以适应网络环境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变化。  相似文献   
64.
用不同的固相微萃取(SPME)针头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生活污水进行提取、浓缩、分离、测定,对照结果表明,用聚硅氧烷涂层可以减少一次分析化合物的种类,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5.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员创新素质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创新素质的形成、内容及其培养途径,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对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论述了利用意义建构学习理论进行物理教学和网络整合的方法和途径,阐述了网络环境下意义建构物理教学模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新建住宅楼和旧住宅楼水表改造的选材、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8.
该文从环境哲学的高度,并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影响和作用的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内涵及人类与环境之间所结合成的动态系统,最后,主要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历史演变的主要阶段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9.
江河上游的规划和治理是建设生态环境的基础和关键。珠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要从规范现实经济行为入手,以便遏制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拓展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规范珠江上游各经济主体的行为,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价值标准,以分析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