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5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475篇
系统科学   95篇
丛书文集   215篇
教育与普及   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60篇
综合类   9458篇
自然研究   1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482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经对采自砂金矿床,金矿床氧化带和块金(狗头金)样品的观察研究,特别是采用电子显微镜进行精细矿物学研究后发现,所研究的样品无一例外地均具有代表性,它是表生电流动溶液中生成的表面生长结构图象,证明它们均是在天然水系和开放式物化环境中白含金溶液不断的淀积作用生成的。因而砂金颗粒均属表生条件下形成的溶液沉积矿物,砂金矿床从成因上说应属表生化学沉积矿床。砂金颗粒是在原地生成的。金粒表面生长结构应作为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固流耦合效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采动影响下邻近煤层、岩层的瓦斯向本层采空区的流动规律,以及煤和瓦斯突出的机理和发生的理论,分别作为固流耦合效应的两类不同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今后进行进一步研究的看法。  相似文献   
53.
Summary Zn2+ (10–100 M) elevated the frequency of miniature end-plate potentials (MEPPs) in the mouse diaphragm. The effect did not depend on external Ca2+. Botulinum type A toxin (BTXA, 50 ng/ml) abolished MEPPs almost completely within 30 min. Zn2+ (100 M) restored MEPPs and increased their frequency after they had been abolished by BTXA in Ca2+-free solutions. The antagonistic effect of Zn2+ in the Ca2+-free solution was reduced by exposing the diaphragm to the toxin in the Ca2+-free solutions containing high K+. Thus, the action of BTXA is probably enhanced by depolarization of the motor nerve terminals.  相似文献   
54.
本文对T·P·Liu教授关于“变截面管中跨声速气流”一文的关键性引理给出一个清楚的证明,以使这篇有影响的开创性论文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55.
晋陕蒙交界地带的披砂岩丘陵区是黄游中游河道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侵蚀十分严重,已导致沟谷面积迅速扩大,土层加速变薄及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大量流失。强烈侵蚀的原因,一是历时短强度大的暴雨;二是水分入渗能力差.导致地表径流增大的披砂岩岩性特性;三是包括滥樵、乱垦和过牧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了有效地防治披吵岩丘陵区的严重侵蚀,首先应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大力做好坡地的治理;其次,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重,认真治理沟道;第三,必须制止乱垦,采用合理的耕作系统;第四,以草定畜,制止过牧。  相似文献   
56.
In 1986, Brown and Clemmons (Proc. natl Acad. Sci. USA83 (1986) 3321) showed that platelets contain a substance, platelet-derived growth inhibitor (PDGI), that inhibits in vitro endothelial cell replication. Although platelets are rich in transforming grwoth factor (TGF-), PDGI was considered not to be related to TGF-, on the basis of its reported properties (extraction from platelets at neutral pH, binding to heparin-Sepharose). However, we purified PDGI to near homogeneity and showed that on the basis of HPLC retention behavior, in vitro growth inhibitory activities with several cell types, receptor binding, and immunoneutralization of growth inhibitory activity with specific anti-TGF- type 1 antibodies, PDGI is most probably identical with TGF- type 1.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不同秋季施肥处理条件下油松容器苗和裸根苗苗期生长、养分积累和造林效果的差异,为生产上培育油松良种壮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大田培育的当年生油松播种容器苗和裸根苗为研究对象,设置0(对照)、12、24、36 mg/株4种秋季施肥水平,于90%以上苗木形成顶芽后进行施肥处理,并于翌年进行雨季造林试验。测定造林前的苗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养分含量及造林后苗木成活率和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等指标,分析出圃苗木性状与造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秋季施肥24 mg/株处理下的油松容器苗苗高、地径、生物量、氮、磷、钾含量均表现最佳,该处理下容器苗整株生物量、氮、磷、钾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41.8%、31.4%、65.6%和48.8%;油松裸根苗受秋季施肥影响较小。容器苗氮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表现为根>叶>茎,裸根苗氮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表现为叶>根>茎;磷、钾含量在容器苗和裸根苗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均表现为叶>根>茎。雨季造林试验结果显示,油松造林效果受苗木类型影响显著,容器苗造林当年和第2年春季的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不同渗透压力条件下的岩石卸荷力学特性,选取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渗透压力和不同应力路径下的三轴卸荷试验,并与常规三轴试验进行对比,比较了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岩石强度特性,分析了渗透压力对岩石变形和强度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渗透压力的增大会弱化岩石强度,岩石的峰值强度随渗透压力的增大而降低,而轴向变形随渗透压力增大而增加,渗透压力越大,岩石的压密段特征越明显;针对两种不同的卸荷应力路径,恒轴压卸围压路径条件下,岩石的黏聚力不断降低,内摩擦角不断增加,而加轴压卸围压路径条件下,岩石的黏聚力不断增加,内摩擦角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台阶爆破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采用量纲分析法确定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借助高速摄影系统与台阶爆破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炸药单耗、最小抵抗线与炸药量的关系(W3/Q)和不耦合系数,抛掷速度对炸药单耗最为敏感,W3/Q与不耦合系数次之;高速摄影图像显示,当爆破作用时间为0.5 ms时,台阶自由面岩石出现位移,当爆破作用时间为2.0 ms时,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台阶自由面出现裂缝,破碎岩石的运动形态可分为鼓包运动阶段与抛掷运动阶段,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阶段;炸药单耗、W3/Q、不耦合系数与抛掷速度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抛掷速度随炸药单耗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增,且存在临界炸药单耗使破碎岩石的抛掷速度出现激增,抛掷速度随W3/Q、不耦合系数的增大呈幂函数递减.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广府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加固方法,采用菠萝格木材,设计并制作了两榀不同结构形式的典型广府木祠堂箍头榫框架,提出并制作了用于木结构榫卯节点加固的雀替型阻尼器,对雀替型阻尼器加固前后的木框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构的抗震性能及阻尼器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器可以弥补初次加载产生的损伤,在转角不大时给残损的榫卯节点提供较高的初始刚度,并在榫卯节点自身开始闭合时与之协同受力,提高节点刚度、极限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使得加固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高于未加固试件;未加固试件经过加载,出现了榫卯脱离、榫卯局部压屈现象,加固试件的破坏形式主要为榫卯脱离、榫卯局部压屈和竖向顺纹劈裂裂缝;各节点的滞回曲线呈现明显的“捏缩”现象,榫卯节点强度退化系数均大于0.83,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稳定的承载性能,随节点转角的增大,各节点的环线刚度、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呈现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的趋势;边跨框架试件节点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逐渐稳定于0.1~0.2,而中跨框架试件节点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逐渐稳定于0.05~0.1,且经过阻尼器加固,边跨框架与中跨框架试件的总滞回耗能分别提高了67%和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