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8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482篇
系统科学   95篇
丛书文集   215篇
教育与普及   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60篇
综合类   9468篇
自然研究   18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482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针对山区不均匀风化岩石中的墩基础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单桩承载力及桩身内力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2.
本文通过矿床地质、成矿流体、泥盆系合矿性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总结出茶山锑矿床成矿流体具有热卤水特征,并未获得岩浆热液成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3.
利用野外地质资料和室内分析资料,从成因类型和形成机理方面对盘车沟寒武系剖面中硅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镘头组下部的硅质层是同生期生物化学作用成因的,形成于潮下低能浅水环境;中、下寒武统与泥质共生的硅质层是成岩期呈分散状的硅质沉积物溶解、聚集、交代成因的。在硅质形成过程中,粘土矿物对SiO2胶体质点起着吸附和提供部分氧化硅的作用。张夏组顶部硅质层是经过白云岩化作用之后交代成因的。  相似文献   
124.
讨论了岩层初始挠度对单层褶皱的影响;运用数理理论求出自由岩层褶皱的挠度微分方程以及临界轴向压力p与岩层弯曲的褶皱波阶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了在自由岩层受力褶皱时,与轴向力在同一平面上的初始挠度以一阶波影响最大.这对进一步研究岩层的褶皱变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5.
126.
根据矿用牙轮钻头的布齿原则,利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了其生成原理图的数学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CAD软件.该软件还可进行覆盖系数分析,提供优化布齿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7.
烃源岩中烷基二苯并噻吩组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个海相地层的实际剖面进行了研究,发现烃源岩芳烃馏分中烷基二苯并噻吩和烷基苯并萘噻吩的相对丰度与碳酸盐矿物含量间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不同岩性中含硫芳烃相对丰度的变化顺序是:碳酸盐岩>泥灰岩>泥质岩.在深度剖面上,二苯并噻吩(DBT)与甲基二苯并噻吩(MDBT)呈消长关系。4-MDBT和2+3-MDBT的相对丰度随埋深增加而增加.1-MDBT则随之下降,4-MDBT/1-MDBT值和2+3-MDBT/1-MDBT值能较好地反映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8.
我国双车道公路路段车型换算系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双车道公路路段车型换算系数初探李旭宏田锋朱骏(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18)(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210029)不同的道路交通条件,将有不同的车型换算系数.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车型换算系数.我国同样存在这...  相似文献   
129.
本文分析了三种类型的三级跳远技术及其特点,并结合我省几名少年运动员的比赛结果和训练实践,提出我国运动员在训练中适宜的技术类型.  相似文献   
130.
本文利用上下解方法研究了一类Volterra-hammerstein型积分微分方程非线性边值问题(|u|p-2u)=f(t,u,T1u,T2u,u)(p>1)L(u(0),u(0))=0R(u(1),u(1))=0{[Tiu](t)=φi(t)+∫toKi(t,s)u(s)ds(i=1,2)给出了解的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