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挥发酚的监测分析中,本文通过应用苯与活性炭分别对显示剂4-氨基安替比林(C11H13N3O)做去渣、脱色对比实验,阐明了活性炭对4-氨基安替比林(C11H13N3O)显示剂的去渣、脱色作用无论是在分析的操作上,还是对人体的毒性、分析成本和再生性上都比用苯(C6H6)对其进行处理具有优越性。并通过近三年的实验,验证了其精确性和准确性,说明利用活性炭替代苯对显色剂进行预处理,能够符合我国《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和《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22.
张福维 《松辽学刊》1999,(2):60-61,64
植物挥发油的提取率与提取方法,操作步骤,预处理方法等有很大差异,为了提高天然植物挥发油提取率,本实验利用了在反应过程中分批添加底物的酶解方法,破坏植物细胞壁,并对分批添料的作用机理做了进一步的讨论,研究表明,分批添料的方法使菊花挥发油的提取率提高到0.45%,为常规法的2.8倍,用GC/MS法从菊花挥发油中分离并确认出48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通过HP-59970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  相似文献   
23.
本文叙述了用水中铁(Fe~(2+))处理含酚地下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e~(2+)能够促使挥发酚类的氧化,Fe~(2+)经曝气后形成铁氧化物被吸附,作为固定床,有余价可进一步吸附水中的挥发酚,除酚率可达99%,对脱酚条件(温度、PH值、流速和接触时间等)进行了探讨。总酚浓度≤2.0mg·l~(-1)的水脱酚后,酚浓度≤0.002mg·l~(-1)。  相似文献   
24.
通过比较溶剂萃取(SE)、同时蒸馏萃取(SDE)和固相萃取(SPE)3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确定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优提取方法,建立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以亲水性HLB固相萃取柱为对象,考察并优化HLB柱的淋洗与洗脱条件,确定HLB柱在以1mL的V(甲醇)∶V(水)=1为淋洗剂,1mL二氯甲烷为洗脱剂的条件下对蜂蜜中挥发性成分提取效果最好,GC-MS可分析出蜂蜜中47种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25.
利用超声雾化-固相萃取法萃取,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小茴香中的挥发油.采用正十四烷作为洗脱溶剂,体积为50μL、吹扫气流速为200 m L/min,吹扫时间为5 min.利用优化后的方法测定了小茴香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与水蒸馏提取法所得结果相似.测定样品溶液中挥发性成分的回收率为65.8%~102.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0%.  相似文献   
26.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气质联用(GC-MS)法分析野生和栽培铁皮石斛的挥发性成分.从野生和栽培铁皮石斛中,分别鉴定出97种和80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均占总离子峰的96.0%,具有60个相同的化合物,主要成分均包含芳樟醇、癸醛、对映-海松-8(14),15-二烯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27.
文章以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作为物理模型,基于纳米 TiO2光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反应的控制机理为质交换、扩散、吸附和光化学理论,建立了非稳态光催化氧化过程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通过试验对理论计算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8.
在挥发酚的监测分析中,本文通过应用苯与活性炭分别对显示剂4-氨基安替比林(C11H13N3O)做去渣、脱色对比实验,阐明了活性炭对4-氨基安替比林(C11H13N3O)显示剂的去渣、脱色作用无论是在分析的操作上,还是对人体的毒性、分析成本和再生性上都比用苯(C6H6)对其进行处理具有优越性.并通过近三年的实验,验证了其精确性和准确性,说明利用活性炭替代苯对显色剂进行预处理,能够符合我国《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和《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29.
This paper sets up an analytic model of double surface emiss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from dry, flat-plate building materials. Based on it, the influence of factors including air change rate, loading factor of materials in the room, mass diffusion coefficient, partition coefficient, convectiv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thickness of materials, asymmetric convective flow and initial VOC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building material on emission is discussed. The conditions for simplifying double surface emission into single surface emission are also discussed. The model is helpful to assess the double surface VOC emission from flat-plate building materials used in indoor furniture and space partition.  相似文献   
30.
为获得酿酒用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株,研究以洛伐他汀含量、红曲色素色价、桔霉素含量及红曲菌产酶能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固态发酵法从不同产地40份红曲米中筛选出1株高产洛伐他汀的菌株H5-3,经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判定该菌株为紫色红曲菌。经过检测,菌株H5-3的洛伐他汀产量高达17.90mg/g,红色素色价3195.27μ/g,糖化酶、液化酶、酸性蛋白酶的活力分别达2514.26、0.32、300.19U/g,且该菌株不产桔霉素,是可应用于红曲黄酒酿造的功能红曲菌。进一步将该紫色红曲菌H5-3应用于红曲黄酒的酿造,制得的红曲黄酒中洛伐他汀质量浓度63.75mg/L,红色素色价22.86μ/mL,酒精度14.86%,总酸4.90g/L,氨基酸态氮0.83g/L。对制得的红曲黄酒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发现有机酸质量浓度为12.70g/L,其中乳酸、乙酸、琥珀酸、酒石酸、柠檬酸为其主要成分,分别占总量质量分数的28.2%、21.9%、14.5%、12.2%、5.7%;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3540.58mg/L;在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酯类、醇类为主要成分,分别占总量质量分数的48.4%、43.9%,其中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正丙醇、苯乙醇等含量较高,对风味有较大贡献;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比例协调。希望研究对传统红曲菌种资源的发掘利用以及红曲黄酒保健功能的提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