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8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23篇 |
综合类 | 2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的方法制得粒径约为13 nm的纳米金.在酸性环境中纳米金与维生素B1发生相互作用,纳米金产生凝聚,使其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由此建立维生素B1的比色测定方法.优化了溶液pH、纳米金的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在最佳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 60 ng/mL,检测限为0.74 ng/mL.用此方法成功分析了维生素B1片剂和注射液中维生素B1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2.
153.
RP-HPLC法测定美容液中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测定美容液中水溶性维生素C,B1和叶酸的含量.ODS-C18柱(250×4.6mm.id,5μm),乙酸钠-乙酸缓冲液(pH=5.69)/甲醇(75/25,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 in;检测波长254nm.9m in内实现了良好分离,其平均回收率为97.8%~101.2%,变异系数为0.89%~1.36%. 相似文献
154.
维生素D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人输卵管黏膜上皮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输卵管黏膜上皮维生素D受体(VDR)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方法:30例输卵管标本取自具有正常妊娠生育史,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行腹式子宫切除术,一并切除输卵管的妇女.输卵管取材包括峡部、壶腹部和伞部,按子宫内膜组织学分期分为增生早期组6例、增生中晚期组9例、分泌早期组7例、分泌中晚期组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人输卵管黏膜上皮VDR的表达.结果:人输卵管黏膜上皮中检测到VDR蛋白及其mRNA表达.VDR蛋白主要表达于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部分间质平滑肌细胞核内亦有表达.相同时期各不同部位输卵管上皮细胞VDR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随月经周期变化,各不同部位输卵管上皮细胞VDB蛋白表达发生改变,在增生早期和分泌中晚期较低,与之比较,在增生中晚期和分泌早期其表达明显增高(P<0.01),至分泌早期达最高值;壶腹部输卵管黏膜上皮组织VDR mRNA表达在增生早期和分泌中晚期较低,在增生中晚期和分泌早期明显增高(P<0.01).结论:人输卵管黏膜上皮组织存在VDR蛋白及其mRNA表达,在增生中晚期和分泌早期其表达明显增高,且具有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5.
利用维生素C定量将铁(Ⅲ)还原为铁(Ⅱ),铁(Ⅱ)与邻二氮菲发生显色反应,多余的铁(Ⅲ)用磷酸溶液掩蔽.结果表明,在pH=4.0的溶液中,维生素C的线性范围为0~12.8μg.mL-1,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2.03×104L.mol-.1cm-1,加标回收率为97.3%~98.5%,变异系数为1.1%.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是测量新鲜雪莲果中维生素C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6.
157.
几丁质对贮存期草莓中SOD活力和维生素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丁质衍生物对不同贮存期草莓中(4~8℃)超氧物歧化酶的活力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几丁质处理的草莓贮存15~20d时,其SOD活力比对照组高20.1%~53.4%。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组高78%~165%.几丁质溶液在草茬的表面形成一半透膜,阻止了微生物的侵染,抑制了草莓的呼吸作用,降低了物质分解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8.
贮存方法对小蓟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贮存方法对小蓟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蓟采后在4种设置贮存条件下存放,维生素C的含量随贮存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且维生素C日减少量与贮存天数呈正相关;低温和密实袋包装贮存能有效抑制小蓟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9.
探讨了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维生素E的条件,提出了碱性皂化后用石油醚(30℃ ̄60℃)萃取的样品处理方法,并以地红景天和中草药中的维生素E的含量进行了实际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0.
用线性电位滴定法分析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回收率为99.80%~101.5%,相对标准偏差为0.61%;分析维生素C片中的抗坏血酸,相当标示量为98.90%~100.5%,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0.48%,说明线性电位滴定法分析维生素C片中的抗坏血酸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