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9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51.
多孔介质强迫对流传热中粘性耗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多孔介质强迫流动传热中粘性耗散的特点,建立了考虑粘性耗散作用的平行平板间多孔介质强迫流动传热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考察了雷诺数Re、修正的埃克特数Ec′、板间距与颗粒直径比Rh以及不同截面位置x/h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多孔介质中粘性耗散的作用远大于不填充多孔介质时的粘性耗散的作用,并随着Re、Ec′、Rh及x/h的增大而增大,有可能大到不再容许忽略的程度  相似文献   
652.
汽轮机分流叶栅粘性损失的计算方法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多分流叶栅的粘性损失问题,研究了多分流叶栅叶片表面边界层发展情况,分析了分流叶片对主流叶片上边界层发展和分离的影响以及对整个流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流叶栅的损失模型和损失系数计算公式,并计算了3种类型的损失系数。通过对3种叶栅吹风试验表明,所建立的粘性损失模型和失系数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相符,提供了多分流叶栅通用的损失模型和损失系数的计算方法及程序,使叶栅设计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653.
在低剪切速率下,电流变流体(ERfluid)的剪切应力-剪切速率曲线上存在一非线性初始过渡区。对初始过渡区外电流变流体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渡区外当剪切速率较高时,电流变流体表现为Bingham塑性流体;表观粘度在过渡区外变化很小,可近似为常数。  相似文献   
654.
表面稠化酸是将稠化剂(PAM)、交联剂(GL-5)加到酸中配制而成,它具有缓速酸化和防砂作用。该酸通过稠化剂的体相稠化作用,控制氢离子的扩散速度,具有很好的缓速作用;随着H+的不断消耗,通过稠化剂与交联剂在砂粒表面适合的pH值(pH=3~5)下的交联作用形成冻胶膜(表面稠化),该膜是一种很好粘弹体,弹性大于粘性,对砂粒表面润湿,通过氢键及静电引力加强对砂粒表面的吸附,限制砂粒运移,达到防砂目的;该膜可以进一步控制H+的扩散速度,达到进一步缓速目的,保证表面稠化酸酸化深远地层。对表面稠化酸的防砂机理及防砂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将酸化与防砂有机结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55.
The inner core has a differential rotation relative to the crust and mantle, the relative linear velocity between the solid inner core and the molten outer core is the biggest at the equator and zero at pole area. As a result, the inner core grows faster at the equator than at the pole area.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drives the material flow from the equator to the pole area and makes the inner core remain quasi-orbicular. The corresponding axial symmetric stress field makesc-axes of hexagonal close packed (hcp) iron align with inner core’s rotation axis, resulting in observed seismic anisotropy.  相似文献   
656.
为提高电加热采油工艺应用效果 ,研究了常规抽油井及各类电加热井的井筒温度分布曲线 .通过对各类井筒温度分布曲线的综合分析得出 :在电加热工艺选井方面 ,对高凝、高含蜡油井 ,应选择液量在 4 0 m3/ d以下且含水较低的井 ;而对于稠油井应选择供液能力较好且含水较低的井 .在选择加热方式、加热功率及加热深度时 ,应根据油井工况综合分析 ,结合各类电加热方式的不同特点 ,依据井筒温度分布曲线 ,合理设计各类电加热井的工作参数 .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较好解决了稠油及高凝高含蜡油的开采问题 .  相似文献   
657.
本文针对一些巷道在动压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多次严重破坏的现象,分析了巷道的破坏原因,讨论了现有支护形式的特点,确定了选择此类巷道合理支护方式的原则,提出了3种基于锚注支护的联合支护结构,并在工程施工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658.
对温度T、导热系数λ和压力p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预测纯组分气液相导热系数的统一模型,它能够描述高压流体和超临界流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在较宽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T=80~1400K,p=0.1~350MPa),对油气藏流体中常见组分的气液相导热系数进行了计算,22个组分3263个数据点的拟合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53%。通过引入常规的状态方程混合规则,将模型拓展应用于混合物导热系数的计算,13种二元和三元混合物260个数据点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19%;对3个石油馏分22个点导热系数的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89%  相似文献   
659.
基于随机振动复模态分析理论,计算提出了巨-子型控制结构体系在随机风载作用下,结构反应与附加粘滞阻尼器阻尼值的关系;利用搜索的方法,寻找出最优的附加阻尼值;研究分析的结果表明,新型的巨-子型控制结构体系在合理安装附加粘滞阻尼器后,减振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660.
根据作用在部分充以粘性粹体转子上压力的显式表达式,讨论了上述转子的动力稳定性,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统一了Hendricks和Christenson的截然不同的结果,认为对于给定的粘性阻尼,只要适当选取外阻尼数值,就能调整稳定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