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综合类   50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了解河南农村汉族成人体脂发育水平及其年龄变化。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手册》方法,对河南1000名农村汉族成人进行体质测量。结果:得到了河南农村汉族成人6项皮褶(面颊皮褶、肱二头肌皮褶、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和腓肠肌皮褶)厚度。结论:河南农村汉族女性躯干部、四肢和面部脂肪厚度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男性,躯干部、面部脂肪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而男性相反。  相似文献   
132.
广东五邑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五邑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形成了特殊的华侨文化,从而深深地影响了该地区村落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别具一格、东西文化交融的村落空间形态.这些村落的空间形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村落的总体布局以及由于欧式建筑的出现,在建筑尺度、装饰等方面对传统村落空间的冲击上,充分反映了侨乡传统村落的与时俱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3.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分析旅游影响下传统村落利益相关者变化及其演进规律,对传统村落的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两河口村为例,对旅游影响下传统村落的利益相关者构成与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1) 在旅游发展的影响下,传统村落利益相关者多元化主体初步形成,呈现出利益相关者逐渐增多、并趋于稳定的发展特征.2) 两河口村利益相关者网络呈弱利益关系态势,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不同利益相关者在网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3) 传统村落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利益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阶段性,彭家寨、唐家寨、汪家寨的利益相关者格局具有较大的差异.4) 在旅游发展的影响下,传统村落利益相关者存在传统模式、过渡模式、共享模式三种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表征了传统村落利益相关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形态与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134.
受庐陵文化思想影响,江西赣中周边区域孕育诸多传统村落。以典型古村为例,分析传统村落点、线、面景观物质要素,总结江西庐陵典型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特征。探讨典型传统村落景观驱动因素,包括:文化、社会、自然、经济因素四方面。研究庐陵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及探究驱动力机制,对庐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反映不同地域群体利用文化实践创造丰富多彩的理想景观,展示当地人民对诗意栖居建设理想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135.
为促进传统村落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保护与发展协同,以渼陂村下元宵民俗为实证对象,基于统计分析建立其“非遗—空间”耦合机制假设。以空间句法定量评价“非遗的空间属性”,以实地观察定性归纳“空间的非遗内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验证假设和深入探究“非遗—空间”耦合机制。结果表明:“原生型”非遗与村落空间保护及建设紧密联系,其保护发展规划可在格局不变基础上更新少量节点或建筑,进一步与“原生型”非遗共生;“文旅型”非遗与村落空间保护及建设联系紧密,其旅游规划设计可着重于整合利用非遗资源,空间保存与开发并重,与“文旅型”非遗耦合产生更利于旅游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6.
黄土滑坡在中国西北地区广泛发育,隐蔽性深、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是其典型的特点,不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制约着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正确认识黄土滑坡的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开展滑坡稳定性评价对于黄土脆弱区地质灾害的预防预警、防灾减灾规划以及重大工程建设尤为重要。以苦水镇大路村1社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面调查、钻探、浅井勘探等多种手段,查明滑坡的形态、发育、变形等基本特征及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最后采用定性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稳定性状态,并圈定其危险区域。结果显示,大路村1社滑坡存在基本稳定和不稳定两种状态,其中在自重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但当在自重和地震叠加、自重和暴雨饱和叠加工况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易产生失稳下滑。滑坡一旦失稳,其覆盖范围将介于0.004~0.007 km2,这可能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危害程度较大。研究结果丰富了新时期黄土滑坡灾害形成机理,为永登县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7.
介绍"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从具有约束机制下的村民合作、县政府和村委会的委托—代理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模式中的利益主体,并建立相关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县政.乡派.村治"模式充分调动了村委会的自我激励特性,同时也让政府的监督能力得到施展。  相似文献   
138.
“城中村”是高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殊产物,普遍存在环境卫生恶劣、建筑品质不高、乱搭乱建严重、基础设施薄弱、安全隐患多、治安状况差等诸多问题。改造“城中村”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分析了“城中村”改造规划的方法、途径及特别应注意的事项,指出“城中村”规划应坚持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以营造高水平的社区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9.
本文论述了农村用能现状,分析了农业用能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村能源的需求与供应,指出了解决农村能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0.
针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地区,尤其是新农村试点地区的土地利用实际情况,提出了微观土地利用程度综合评价模型,以重庆市白市驿镇为例,定量分析十年来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状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揭示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