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80篇
系统科学   56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603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旋转圆盘表面液体与壁面之间存在切向相对滑移,液体的转速并不等于圆盘转速.利用高速摄影拍摄圆盘边缘液体形态,用软件Image J测量了液体的滑移率及液体头液滴与液柱的直径比.分析发现,垂直旋转圆盘不同区域的液体滑移率不同,随转速增加,各区域滑移率趋向相同,为10%~13%.圆盘表面的波动、边缘液体的形态会影响液体滑移率的...  相似文献   
52.
竖向地震加速度对堤坝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堤坝地震动力响应的有限元效值分析方法与坝坡地震滑移量的Newmark估算方法相结合,通过效值计算探讨了水平与竖向加速度组合作用下堤坝的抗震稳定性.首先以堤坝地震动力响应的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为基础,按照Makdisi与Seed所建议的计算方法估算堤坝安全系效的变化过程,依此对地震过程中堤坝的瞬态稳定性进行评价.对瞬时安全系效小于1的时段,采用Newmark方法估算滑坡体的可能滑移量,进而由此评判堤坝的抗震安全性.最后,针对一座高度为100m的堤坝,分别采用正弦波和实际El-Centro地震加速度记录作为激励,通过具体效值计算讨论了竖向地震加速度对堤坝抗震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加速度对堤坝瞬态稳定性及地震滑移量均具有显著影响,在堤坝抗震设计中应合理地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53.
基于Solid Edge建立了某型号大功率电机的实体模型,在MSC.PATRAN环境下,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调用MSC.NASTRAN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仿真,通过对电机整机的运动学分析、模态分析和静力学分析,得到了电机两端轴承的受力状态以及应力、应变、位移等参数值.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了电机的强度和刚度的校核.结果表明:现有电机的结构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给出了电机结构的优化方案,为同类产品的开发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4.
基于模态直接切换的飞行高度控制方法,在输入控制指令后,存在控制量输出震荡,甚至发散的问题。幂函数符合飞行高度指令变化规律,以此为原型函数,推导给定高度,当前高度和垂直速度之间的关系,将这一变换关系作为垂直速度控制回路的输入指令,设计了平稳控制系统,该系统不需要进行控制模态切换,就可以实现飞行高度保持,以及飞行高度的改变。通过A320飞行仿真平台对设计的平稳控制系统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高度的平稳控制,且稳态误差得到了很好抑制。  相似文献   
55.
通过软黏土地基上塑料排水板施工过程的孔隙水压力观测及现场十字板强度试验,研究了排水板施工前后地基土体孔隙水压力增长和消散的规律,并且从软黏土地基的有效应力变化和结构扰动等方面分析了土体强度损失及恢复过程.结果表明:单根排水板施工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增长较小,仅对表层孔隙水压力影响大;板群的施工对4 m范围内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增长有叠加效应;排水板施工一方面使软土地基内的孔隙水压力增长,有效应力减小,导致软土强度的降低,另一方面使地基软土结构发生破坏而引起软土强度降低;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引起的地基土强度损失恢复较快,而结构扰动引起的强度损失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56.
Studying animal space use patterns can help increase our understating of ec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competition and community dynamics. To quantify space and habitat use in an isolated and patchy cloud forest community in Mexico, we evaluate the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home range and habitat selection of two arboreal rodents: Habromys schmidlyi and Reithrodontomys microdon. Using live-traps at ground level and different forest strata, we radio-equipped nine individuals of H. schmidlyi and seven of R. microdon, and evaluated fine-scale space use and broad-scale habitat selection between cloud forest and oak forest. We found an average home range of 0.24 ha for R. microdon males and 0.72 ha for females, with a preference for higher canopy in the cloud forest. For H. schmidlyi the home range was 0.83 ha for males and 0.29 ha for females, with a preference for the understory level in the cloud forest. Home range is three-dimensional for these rodents, so we estimate that on average, individuals of both species used eight trees in the time they were tracked. We characterised the vegetation at the trap sites, and used recursive partitioning to relate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plants with the probability of finding these two species and Peromyscus aztecus, a third rodent species also present in the area and considered in our analysis of habitat use.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of finding R. microdon (96%) was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Brachythecium occidentale and Renauldia mexicana, while H. schmidlyi (95%) was found in close proximity to Fabronia ciliaris and Everniastrum. We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rboreal trapping in biodiversity assessments, and the role of arboreal rodents in maintaining 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s. We suggest that these rodent species could avoid or reduce competition by using the vertical strata differentially, and that H. schmidlyi and R. microdon can be biological indicators for cloud forest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57.
纵向兼并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地生  陈宏民 《系统工程学报》2001,16(6):425-429,449
采取对策论与微分技术在一般性假设下分析了纵向一体化的动机及其外部性。结果表明:(1)下游企业不仅存在主动兼并动机,而且还存在为降低其他企业纵向兼并对自身的负的外部性而进行的被动兼并动机;(2)不进行纵向市场圈定时的纵向兼并是促进市场竞争的,而当兼并后企业进行纵向市场圈定时,纵向兼并则会弱化市场竞争;(3)纵向兼并将导致上游企业利润增加;(4)参与兼并的下游企业效率越高,纵向兼并越可能是促进社会福利的。  相似文献   
58.
59.
针对一个存在两个上游企业和两个下游企业的双层市场结构,对上下游企业实施纵向研发合作策略下的产量和利润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研发固有的不确定性和溢出效应的影响,从企业是否进行研发以及进行多大程度的研发两个方面,研究上下游企业实施纵向研发合作的投资决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企业研发成本分担比例和违约赔偿。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究不同施肥处理下无患子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与形态差异,以及氮(N)、磷(P)、钾(K)对细根生长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为中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生物质能源树种无患子的科学培育提供支撑。【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 8年生无患子原料林为研究对象,对N、P、K肥料各设置 3个水平,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进行配方施肥试验,共 14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设置 3个区组,共 42个处理小区,每小区 5株作为重复。分别在2015年生长季末、2016年花期前、2016年果实迅速生长期按照配比开沟施 3次肥料,2016年12月在每个处理小区选取 4株平均标准木样株,在距树1 m处分 3层(0~20 cm、≥20~40 cm、≥40~60 cm)采集林地土柱样品,研究各处理 3层土壤内的细根分布规律及细根形态。【结果】无患子细根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呈各土层逐层递减的规律,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fine root biomass, FRB)及根长密度(fine root length density, FRLD)是 ≥20~40 cm土层的1.51~2.52倍和1.82~2.25倍,是 ≥40~60 cm土层的6.29~13.17倍和6.03~9.31倍。无患子FRB、FRLD、细根表面积(fine root surface area, FRSA)及细根平均直径(fine root average diameter, FRAD)均随着N、P、K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平缓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细根比根长(fine specific root length, SRL)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再急剧增加而后平稳降低的变化规律。对根系促进效果最佳的N2P2K2处理在0~20 cm土层的FRB及FRLD较不施肥(CK)分别显著提高了152%和164%,≥20~40 cm土层较不施肥(CK)分别显著提高了242%和161%,≥40~60 cm土层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385%和135%。【结论】无患子FRB、FRLD和FRSA在0~60 cm土层范围内逐层递减,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在缺P条件下施用N肥和K肥对无患子根系生长影响效果较小,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以促进无患子细根生长及生物量积累。施肥量较为充足时,无患子能够根据 ≥40~60 cm土层土壤养分资源有效性调整细根分布结构,以充分吸收养分。N和P的交互作用对FRB、FRLD、FRAD和SRL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与无患子细根生长的相关性较大。在配方施肥处理下无患子细根生长的拟合模型分析基础上建议施N肥693 kg/hm2、施P肥321 kg/hm2、施K肥432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