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7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797篇
系统科学   1123篇
丛书文集   168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122篇
综合类   7170篇
自然研究   2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532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456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6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Summary Quantitative genetic models of sexual selection have disporven some of the central tenets of both the handicap mechanism and the sexy son hypothesi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ood genes approach to sexual selection may generally lead to erroneous results.Runaway sexual selection seems possible under a wide variety of circumstances. Quantittive genetic models have revealed runaway processes for sexually selected attributes expressed in both sexes and for attributes of parental care. Furthermore, the runaway could occur simultaneously in a series of populations that straddle an environmental gradient. While the models support the feasibility of runaway processes, empirical studies are needed to evaluate whether runaways actually happen. Estimates of critical genetic parameters are particularly needed, as well as measures of natural and sexual selection acting on the same population.The models also show that sexual selection has tremendous potential to produce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particularly in epigamic traits. Differentiation is promoted by indeterminancy of evolutionary outcome, transient differences among populations during the final slow approach to equilibrium, sampling drift among equilibrium populations, and the tendency of sexual selection to amplify geographic variation arising from spatial differences in natural selection. Recent work with two- and three-locus models of sexual selection has produced results that parallel the results of the polygenic models36–38,58. Thus the feature of indeterminate equilibria (outcome dependent on initial conditions) is common to both types of model.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决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达峰问题,以河北省为例,研究京津冀碳排放达峰实现路径,对京津冀未来的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分析,建立以河北省2004—2021年碳排放相关数据为基础的STIRPAT碳排放预测拓展模型。设置了6个情景,通过综合考虑人口规模、人均GDP、城镇化率、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数据的变化速度,模拟不同情景下京津冀2022—2040年的碳排放趋势,进而预测京津冀三地的“碳达峰”时间与碳排放峰值。结果表明:北京除清洁发展情景是在2030年达峰,其余情景均在2035年达到峰值;天津除经济放缓情景是在2030年达峰,其余情景均在2035年实现“碳达峰”;河北除基准情景在2035年达峰外,其余情景均是在2030年达到峰值。所提的碳排放预测拓展模型在考虑多情景分析下,就京津冀地区如何控制和减少碳排放量提出相关建议,可为京津冀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本文利用《立体视觉检查图》,探讨了立体视觉对球类运动技术的影响.发现立体视觉功能与球类运动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立体视功能好,其运动技术和成绩也好,反之则差.因此建议在球类运动员选材中,除生理、心理选材外,应将立体视功能的检查运用到球类运动员选材中去.  相似文献   
44.
本文是关于非线性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测试点选择问题的研究,在本文提出的关于诊断方程的雅可比矩阵的物几乎处处恒等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非线性情况下诊断方程的形式及其可测性问题。  相似文献   
45.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高度非线性、强耦合、高机动、时变参数、和独特气动特性等特点,综合运用军事运筹学理论与方法、系统建模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仿真等,提出基于神经网络校正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并在高超声速目标跟踪中进行了应用研究。采取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来克服卡尔曼滤波发散问题,通过卡尔曼滤波后加一级误差处理环节使滤波收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目标发生较大机动时仍能保持较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46.
中国银杏种植业良种化进程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良种化的概念和意义;根据我国银杏生产发展的现状,提出中国银杏种植业现阶段良种化的进程是:加快产区良种选育和新发展区良种引种试验,加快良种苗木繁殖体系建设,用良种接穗改造低产劣种株,同时稳步发展良种苗种植;认为银杏在现阶段只宜采用科学的选择育种方式。  相似文献   
47.
AHP法在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空调冷热源设计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将系统工程中著名的AHP法引入设计方案决策的新途径.在简要论述AHP法基本思想和步骤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AHP法在实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种直观、高效的构造具有足够满意一致性AHP判断矩阵的新方法,并运用该法对某大厦空调冷热源设计的具体实例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合理的结论.结果表明,AHP法能够成功地应用于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的决策.  相似文献   
48.
研究再入飞行器总体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方法在内部装填物参数给定的情况下,应用步长加速法与外点罚函数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以再入飞行器的最小质量为目标函数,求得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论述和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近期发展。方法 通过分析交换技术,路由技术,第3层交换技术,实时信息传输技术和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的特点,揭示各项网络技术适用面。结果 指出交换技术解决带宽问题,第3层交换技术解决路由瓶颈问题,ATM等技术解雇实时信息传送问题。结论各项网技术都是针对某些实际需要提出的,都有其适用范围,用户选择时要从需求出发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汽机房屋盖结构的两种受力体系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阐述了空间网架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平板型网架应用在火力发电厂汽机房屋盖中的可行性及经济性。根据工业厂房建筑中的传力路线,分析了用于汽机房屋盖结构的平板型网架考虑吊车水平刹车力作用时的内力分布特点及其应用,提出了汽机房屋盖结构使用平板型网架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