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7篇
系统科学   98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9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41.
讨论了经济评价中净现值指标NPV的概率风险分析问题,提出了计算NPV期望和方差的方法,为经济评价中风险的量化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2.
推导了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性能评价的理论过程,将此评价方法应用到火电厂锅炉给水控制系统中,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前馈控制器的加入可抑制可测噪声的影响,从而减小输出方差,提高系统的性能.但是,前馈控制器必须设计合理,否则会降低系统的性能.此外,控制系统性能评价可以指导控制器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3.
为有效克服期望信号方向存在指向误差而导致的阵列流形向量失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在分析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的基础上,将支持向量机的损失函数引入到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的最优化问题中,从而使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的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与波束形成算法相结合.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在没有失配的理想情况和期望信号存在方向向量失配的情况下,选取不同的支持向量机参数以及信噪比,分析对2种损失函数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波束形成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期望信号方向存在指向误差时,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系统输出信噪比,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44.
单因素方差分析在数理统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萍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370-1373
在详细阐述单因素方差分析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具体的数学建模案例,说明单因素方差分系的应用及与假设检验的关系,并利用Matlab实现了两个案例的求解。在数理统计的授课过程中,这种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5.
一种基于DAVAR的FOG随机信号处理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定量描述光纤陀螺(FOG)测试信号中各误差分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了多个随机信号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常用Allan方差分析不能辨识FOG信号非平稳性因素的不足,提出采用动态Allan方差(DAVAR)对FOG信号动态特性进行分析,采用二维表示法定量描述FOG各主要噪声项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DAVAR能够反映FOG数据的非平稳特性;利用二维表示的方法,可准确地反映动态误差中各噪声项的变化特征。新的方法可作为FOG信号非平稳性分析的一种定量评价工具,为研究各干扰因素对FOG组成系统精度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和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46.
本文以伊犁师范学院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议结果(理工科专业)为例,依据多元统计分析的原理,运用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并借助SPSS等统计软件,对学生评教的相关因素诸如教师职称、教师性别、课程性质、学生成绩等差异对教学评议结果的是否具有显著性影响等因子做了具体的统计分析,并得出若干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7.
针对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的影响,通过对所给视频数据的提取,分析不同时刻的标准车当量,使用修正系数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建立道路通行能力、单因素方差分析、占用不同车道导致通行能力差异的多因素分析、传统的累计到达-离去等模型,得到车道被占用时两视频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和路段上游车流量间的关系式,并分析两视频实际通行能力的差异,最终利用传统的累计到达-离去模型,求得车辆排队长度到上游路口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8.
为分析高速公路施工区不同交通控制区域的车速特性,基于现场试验与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单向行车道封闭和半幅封闭半幅双向通行施工区车速的差异性,提出施工区车速差异分析的一种方法.采用P-P概率图法分别对两类施工区不同交通控制区域的大型车、小型车速度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运用多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对两类施工区不同交通控制区域的大型车、小型车速度分别进行差异显著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单向行车道封闭和半幅封闭半幅双向通行施工区大型车、小型车速度均服从正态分布,施工区不同交通控制区域车速的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49.
驾驶员在追尾临撞工况下的避撞过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如制动前、制动后),而在每一阶段中,又存在多个分析角度(如制动快慢、制动力度)及不同的关键时刻与特征值,因此系统描述驾驶员的避撞行为需要多种参数.对多种避撞行为参数进行降维处理,并探究工况紧急程度对每类参数的综合影响.利用同济大学8自由度高仿真驾驶模拟器,研究驾驶员在不同前车减速度(0.30g,0.50g,0.75g)和不同初始车头时距(1.5s,2.5s)下的避撞行为,全面记录了驾驶员危险感知、油门释放和刹车制动等避撞行为参数.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众多参数进行降维处理,将避撞行为特征划分为感知反应、制动延误、制动力度3个方面,并通过多元方差分析探究车头时距、前车减速度及二者交互项对这3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员感知反应受到车头时距和前车减速度同时影响,制动延误受到车头时距、前车减速度以及二者交互项的影响,制动力度则仅受到前车减速度的影响.在变化趋势上,随着工况紧急程度的增加,驾驶员的感知反应越快,制动延误越短,而制动力度越大.  相似文献   
150.
将方差分量估计应用于三维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参数求解,并通过实例计算与传统的解算方法进行精度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将方差分量估计用于三维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参数求解,可有效提高坐标转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