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98篇
系统科学   98篇
丛书文集   102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65篇
综合类   4035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比较智能建筑、智能大厦、智能家具和智能社区概念、组成、特点、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它们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并说明了这些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2.
结合迁安体育馆方案设计,对小型体育馆的总体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建筑立面造型设计、体育馆结构设计、音质和照明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在小型体育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表现形式的有机融合方式方面进行了综合探索.  相似文献   
73.
以一个块体的理论运动轨迹特殊对象 ,分析在强中纬力作用下 ,地球板块在高纬度带 (6 8°2 7′~ 90°0 0′)、中纬度带 (2 1°33′~ 6 8°2 7′)、低纬度带 (南纬 2 1°33′~北纬 2 1°33′)内等不同地域的受强中纬力作用时的运动方向及其 F- t关系图 ,以及板块在随着地球的自转 ,作跨越赤道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 :地球板块的运动特点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强中纬力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地球的黄纬 ;黄纬的变化发生在板块所受强中纬力变化的情况下 ,其外部现象表现为地球纬度的变化。这一结论为由特殊到一般的板块运动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本文在前文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有关射影半对称联络的某些特征。首先考查了射影半对称联络的不变量并利用该不变量给出了类似于文[4]的某些结论。  相似文献   
75.
用回转变换张量法求解FANUC S—5机器人的运动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一台六轴通用机器人FANUC S-5,建立了它的运动学模型,利用回转变换张量法求解出运动学正逆问题的封闭式解。在求解逆问题的过程中,根据FANUC S-5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其可能的所有解,从而为机器人的运动空间分析、轨迹规划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应用系统提供了运动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刘智斌 《广西科学》1997,4(4):303-305
对ORACLESQL*FORMS触发器运行的分析,表明触发器的运行机制与普通的程序设计技术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正确掌握触发器的运行机制是触发器设计过程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S^n+p(1)中具有平行平均曲率向量且法丛可分离的子流形,得到了一个关于第二基本形式模式的平方的Pinching定理,在增加一个条件时,改进了S,T,You的结果。  相似文献   
78.
文章叙述了活性炭法的基本原理,并且讨论了该方法在川北砂岩地区勘查深部铀矿和探测隐伏断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文章在对华南地区诸广山、贵东和桃山杂岩体中产铀与非产铀花岗岩的特征进行全面对比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产铀与非产铀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不同,前者属S型花岗岩,后者与I型花岗岩相似。岩石成因类型不同是造成上述杂岩体中不同地段铀成矿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介绍了增量式模糊控制(IFC)的原理与设计思想,指出IFC是FC系统实现渐近稳定控制的有效方法。文中运用模糊增量、隶属度增量及模糊目标的可达性概念,给出一种模糊变量的动态描述,并且给出了能与传统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义相一致的FC系统稳定性的统一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