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3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贵东岩体产铀矿与非产铀矿花岗岩中晶质铀矿的标型特征。据研究结果,贫钍晶质铀矿的含量高是产铀矿花岗岩的基本特征,其晶质铀矿的强烈溶蚀现象是铀活化转移的直接证据,可以将其作为寻找铀矿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2.
与石油γ能谱测井用于追踪生油层等目的不同,铀矿γ能谱测井是为了直接获得铀含量的分布或找出非矿夹层,同时还能获得其他主要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分布。这需要对γ测井资料进行分层解释。首先引入能谱型地质脉冲函数,对饱和矿体建立反映沿井轴方向各测点γ仪器谱与放射性元素含量分布之间函数关系的能谱型γ场正演方程。再引入分层解释思想,采用近似地质脉冲函数简化该方程,并进行三点式反褶积以获得薄层目标元素的含量等效窗计数率,进而得到对应的解释含量。实例计算表明,解释结果较好反映了铀等目标元素含量的实际分布;主要目标元素在矿体中间部位各层的平均解释含量相对误差低于6.5%。  相似文献   
93.
在分析山南铀矿地质、岩石矿物学特征及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对矿石的耗酸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山南铀矿石耗酸量大与矿石中的碱性矿物含量,尤其是磷酸盐和碳酸盐的含量有密切关系.磷灰石的存在是山南铀矿石耗酸量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TBP对N ,N -双取代单酰胺萃取铀的影响 ,发现TBP浓度低时存在协同效应 ,TBP浓度高时出现反协萃现象。结合体系物理化学性质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堆积模型结果表明协萃合物结构处于堆积稳定区  相似文献   
95.
原地浸出采铀数值模拟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原地浸出采铀的研究主要有室内实验、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3种途径。由于地浸过程发生于地下含矿含水层,是一个多场多过程耦合动力学复杂系统,其过程较难观察和监测,使得运用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下水动力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数值模拟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介绍了地浸采铀数值模拟研究的内容、常用的软件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6.
雀稗-博落回间作强化修复铀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铀富集植物博落回与雀稗进行间作,开展了强化修复铀污染土壤的试验,对各植物富集铀的性能以及根际土壤中可交换态铀的浓度、酶的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雀稗、博落回单作相比,雀稗-博落回间作下,它们的铀富集总量分别达到了0.25 mg/株、1.2 mg/株,铀的富集总量分别提高了38.89%、34.83%,转移系数分别提高了40.00%、43.48%;根际土壤中Acidobateria等耐受菌比例升高,提高了植物对铀的耐受性,根际土壤酶活性增强,间接提高了植物的生物量,根际土壤中Aspergillus等真菌分泌的有机酸与铀形成螯合物,增加了生物可利用态铀的比例。这些可能是雀稗-博落回间作能强化修复铀污染土壤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97.
CO2+O2地浸与酸法地浸相比,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但也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SO2-4、Mn2+和其他重金属离子.本文阐述了CO2+O2地浸采铀污染物的产生机理,开展了SRB治理污染物的探索性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p H、不同氮气压力下SRB处理还原硫酸根的效果,结果表明,p H值对SRB还原硫酸根有很大影响,当p H值为6~8时,SRB还原硫酸根的效果最好;与氮气加压条件相比,没有氮气加压的情况下,SRB还原硫酸根的效果更好;SRB能在一定的溶解氧水平下存活,并且还原硫酸根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8.
以广东某铀矿的堆浸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和动态淋浸实验,研究了雨水作用下铀尾矿中主要污染物的溶出特征和机制.结果表明,尾矿—水作用过程中有大量H+、铀(U)和硫酸根离子(SO42-)等污染物释放,静态淋浸的浸出液p H变化范围为3.3~3.71,U和SO42-的最大浓度分别为124 mg/L、5.28 g/L;动态淋浸的浸出液p H变化范围为3.34~4.08,U和SO42-的最大浓度分别为438.95 mg/L、7.9 g/L.U和SO42-的释放前期迅速,后期较缓慢.尾矿表面吸附的铀酰络合物的溶解是导致U快速释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利用规格为Φ40 mm×1200 mm的吸附装置模拟实际铀水冶过程工业生产过程,测得了在固定床离子交换吸附的穿透曲线,并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测得了不同浓度条件下的平衡吸附量.应用Freundlich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两者都适合描述离子交换树脂对铀的吸附,说明铀的吸附过程受到液膜扩散和孔内扩散共同控制,同时得到了动态吸附容量是静态吸附容量的1.87倍左右.应用Bohart-Adams模型、Wolborska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模型得到的树脂吸附容量与液计吸附容量误差较小.对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的区别,本文提出了观点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00.
我国火山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理论基础上,结合相山铀矿田危机矿山科研成果与前人成果资料,构建了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系统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要素的火山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阐述了其应用流程,对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勘查具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