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9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386篇
系统科学   90篇
丛书文集   174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5685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0 毫秒
991.
云南省镇雄县马河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聚煤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晚二叠世聚煤区,西靠川滇古陆,东临浅陆表海,自康滇古陆剥蚀区以东依次形成山麓冲积扇带、河流冲积平原带、三角洲平原及海滨平原带。云南省马河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镇雄段正处于冲积平原与滨海平原下三角洲的交替带,东部已处于滨海平原的海陆交互带及长兴期的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故成煤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992.
Determination of streamb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analysis of stream-aquifer interactions and stream ecosystems.In this paper,in situ falling-head standpipe permeameter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streambed vertic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Kv) of two connected layers of sediments at 60 test locations from eight sites in the Elkhorn River,Nebraska.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Kv values for the upper layer of sediments are generally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ir respective lower ...  相似文献   
993.
矩形井网整体压裂技术在浅层油藏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浅层油田的地质特点,在充分分析区块注采系统、油层地应力场以及油层裂缝发育情况的基础上,利用水力压裂整体优化设计软件,对矩形井网、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和菱形反九点井网有利裂缝方位在油田的适应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确定最优整体压裂方案,争取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措施效果,以期在该区块实现整体高效开发。研究表明,矩形井网较适合于此油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矩形井网在不同井距和排距条件下缝长比和导流能力变化对压裂井日产油量和累积产油量这些开发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矩形井网,井距一定,压裂效果并非排距、缝长比和导流能力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导流能力40μm2·cm较好;缝长比0.1—0.2,井排距300m×250m较好;缝长比0.2,井排距400m×300m较好。  相似文献   
994.
裂缝性低渗透气藏垂直裂缝井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椭圆流动模型和质量守恒法,建立并求解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裂缝性低渗透气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绘制了产能动态曲线,同时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裂缝导流能力、弹性储能比和窜流系数对产能动态曲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裂缝性低渗透气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产能动态曲线可以划分为裂缝流动阶段、窜流阶段和总的系统径向流动阶段。启动压力梯度越大,产能越低;裂缝导流能力越大,产能越高;弹性储能比越大,产能越高;窜流系数越大,发生窜流的时间越早。这对深入认识裂缝性低渗透气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的生产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应用开发的微电导探针测试技术,以粒径分别为0.48mm、0.80mm、12.5mm的玻璃珠和1.45mm的苯乙烯树脂为固相,空气为气相,水和0.05%(wt%)、0.20%(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为液相,对三相流化床的各相局部相含率进行了同时测定。在不同液体粘度下,局部固含率在r/R=0.75-0.85范围内有一个极大值;局部气合率呈现出塔中心处最大,塔壁处最小的分布规律。表明液体粘度对局部相含率径向分布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基体热导率对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Al-Cu-Cr准晶涂层相组成的影响规律,采用相同的热喷涂参数,分别在304不锈钢、45#钢、工业纯铝和紫铜基体表面制备涂层.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喷涂准晶粉末Al65Cu20Cr15中含有二十面体准晶相I-Al65Cu24Cr11和极少量具有单斜结构的晶体相-θAl13Cr2(即Al83Cu4Cr13);而超音速火焰喷涂形成涂层中除这两相外,还生成了一种新相,即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晶体相-αAl69Cu18Cr13,为I相的晶体类似相.晶体相θ和α与准晶相I之间对应衍射峰的强度比值θ/I和α/I随基体热导率的提高而增大.304不锈钢为基体的涂层中,准晶相I含量比紫铜为基体的涂层中的高,而晶体相θ和α的含量比后者低.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固相法制备了Ce5.9Ga0.1MoO15-δ.通过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交流阻抗谱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导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a的掺杂可增加氧离子空位浓度,改善母体的电导率;测试温度为800℃时溶胶-凝胶法合成Ce5.9Ga0.1MoO15-δ的电导率为6.5×10-3S/cm,高于固相法制备材料的电导率(1.8×10-3S/cm).  相似文献   
998.
NdF3-LiF-Nd2O3系熔盐电导率的CVCC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了采用交流阻抗技术使用CVCC法测定NdF3-LiF-Nd2O3系熔盐电导率的合理参数,认为CVCC公式中的Z′应选择由Nyquist图拟合所得的熔盐电阻和电极及导线电阻之和;读取高频率时的电路总阻抗的电阻部分也是个合理的选择.在此基础上,研究了NdF3-LiF-Nd2O3系熔盐电导率,获得了电导率关于温度和熔盐组成的线性回归方程,κ(S.cm-1)=-2.111+0.005323t(℃)+0.03220wLiF(%)-0.1026wNd2O3(%).对该方程进行分析认为,该系熔盐电导率随着温度和熔盐中LiF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Nd2O3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999.
土壤热导率的预测准确性对地源热泵和钻孔热能等地热相关结构设计至关重要,基于土壤复杂、随机、自相似性的微观结构特征,使用分形理论,考虑土壤的孔隙率和颗粒排列等参数对土壤弯曲度的影响,建立三相土壤有效导热系数毛细孔物理模型和对应的有效导热系数数学模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已有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增加土壤颗粒排列等参数后的模型对孔隙率在0.21~1的土壤热导率预测有较高的准确性,且不同孔隙率的三相土壤热导率与土壤颗粒排列阻塞参数有关,孔隙率越大、阻塞参数越小模型预测越接近实验结果;弯曲度改变对热电比模型的串并联比例有直接影响,土壤颗粒排列对弯曲度的影响随孔隙率的增大而减小,弯曲度与三相土壤热导率的变化趋势成反比。相关结果有助于地埋管与管外三相土壤换热效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WLAN流媒体传输速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IEEE 802.11的链路层重传机制和分包策略的不足,研究了基于重传时延最小约束的传输层包长调整策略,提出一种适合于无线局域网(WLAN)流媒体传输的可变包长TCP友好速率控制机制(VPTFRC).与其他方案不同,该机制进一步考查了无线包错误率对包长调整和速率控制的影响.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采用该方法可获得优于TFRC的有效吞吐量、传输延时及抖动等指标,其中,帧传输时延、时延抖动和丢包率的最大改善程度分别可达58%,42%和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