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0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0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次实验测定碳酸钙、氧化钙、氧化铁、二氧化锰以及氧化镧五种添加剂分别对煤粉燃烧性能的影响。将实验得出的数据通过与仪器配套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取值分析,得出结论是各添加剂的助燃效果最好时的百分含量为:碳酸钙添加剂含量4%,氧化钙添加剂含量5%,氧化铁添加剂含量3%,添加剂二氧化锰含量2%和5%,氧化镧添加含量为1%,4%和6%。根据综合曲线分析,推荐使用二氧化锰、氧化镧和氧化铁。  相似文献   
992.
在改造的发动机上研究了正庚烷缸内直喷压燃(CIDI)、进气道喷射均质压燃(HCCI)以及进气道 气缸喷射复合燃烧(CCCI)3种燃烧模式的发动机排气超细颗粒特性.结果表明,排气超细颗粒数浓度-粒径分布曲线随预混合率变化显著;CIDI燃烧时,排气超细颗粒以积聚模态微粒为主.随着预混合率的增大,排气积聚模态微粒数浓度明显降低,而核模态数浓度则显著增大;正庚烷HCCI燃烧时发动机排气超细颗粒以核模态微粒为主,积聚模态微粒数浓度很低;正庚烷CCCI和HCCI燃烧时发动机排气总颗粒数浓度明显较CIDI燃烧时高.排气核模态数浓度与HC排放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93.
流化床燃煤技术特点及其灰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高效低污染清洁的煤燃烧技术,通过对流化床燃煤技术特点及其灰渣特性的分析促进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994.
以煤的着火点、燃尽点、燃烧烈度、平均放热强度和发热量为评价指标,利用TG-DSC分析添加剂Na2Cr2O7和NaClO4对水泥窑用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燃煤添加剂均能改变水泥窑用煤的燃烧特性.两类添加剂的加入降低了水泥窑用煤燃烧的着火点和燃尽点,使其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燃烧,提高煤的燃烧性和燃尽性,同时降低了煤的燃烧烈度,使煤的燃烧更加平稳,有利于煤在水泥窑内的燃烧;Na2Cr2O7和NaClO4均能使煤的发热量增加,且加快煤粉热量的释放,促进了煤的完全燃烧.  相似文献   
995.
According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ropensity,the longwall gob is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including heat dissipation zone,self-heating zone and the choking zone.Only in the self-heating zone can temperature of coal rise due to oxidation.Stud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hree Zones” in gob is important for predicting and preventing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coalmine.In normal mining operations,temperature of coal is roughly constant.The process of mass transfer in the gob is considered to be steady.Based on mass conservation,gas species conservation,darcy' s law,Ficks law of diffusion and coal oxidation 1-grade reaction rule,governing equation for air leakage intensity and species concentration are deduced.With critical value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the size of longwall workface as basic dimension,a dimensionless steady coupled model of air flow diffusion and chemical reaction in loose coal of Fully 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Mining Workface (FMTCCMW) is setup.By solving the model numerically,regulation of three zones' distribution and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the gob can be obtained.The results can be easily popularized to prediction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other coalmines' longwall gob.  相似文献   
996.
对煤矿井下煤体和空气的耦合场的能量交换、温度差异、空气介质等要素分析,结合煤自然发火理论的煤氧复合学说,推导煤层自然发火和漏风强度、温度梯度和季节的关系式.该关系式的计算结果表明,矿井深部煤体与风流的温度梯度越大,风压差越大,漏风强度也越大.接着,分析我国气温随地理、时间和季节的分布、变化特点.以宜宾地区各月份平均气温情况为例,分析白皎矿矿井深部煤体与风流的温差特征:按季节划分,春季温度差逐渐变小,夏季达到最小,秋季逐渐变大,冬季达到最大,年复一年.最后,统计白皎104次历史发火记录,得出秋冬2季煤层自燃的几率为59%,春秋2季的几率为41%,即秋冬2季煤层发生自燃火灾的概率比春夏2季大.研究结果为研究煤层自然发火规律及防治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华亭煤自燃特征温度的TG/DTG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华亭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和不同氧化条件下的热重分析(TG-DTG)实验,分析计算了煤样的微晶结构参数,掌握了煤样结构特征,并运用非等温动态热重法和微商热重分析手段,研究分析了煤氧复合过程,得到了煤样自燃过程中的特征温度.研究表明,华亭煤样热失重和失重速率曲线变化反应了煤氧复合过程中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的不同历程,煤氧复合过程及复合程度可以用特征温度点来表征.  相似文献   
998.
低热值气体燃料层流燃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容燃烧弹中开展了当量比、燃料组分、初始压力对低热值气体燃料层流燃烧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准维双区模型,基于在定容弹内实测的压力曲线,计算了规范化质量燃烧率.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中氮气比例的增加导致压力峰值降低,火焰发展期和燃烧持续期增长;化学计量比附近的燃料燃烧进行的较充分,压力峰值最高,火焰传播速率最快,燃烧持续时间短;初始压力的增加使质量燃烧率下降,燃烧持续期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999.
氮气防灭火技术是防治煤层内因火灾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但氮气轻,易流失,本文针对新峪矿5110综放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采用了氮气泡沫结合的方法进行防灭火,对注氮设备、注氮方式、注氮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防灭火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含硫油品储罐自燃火灾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罐壁铁锈被含硫油品腐蚀生成具有自燃倾向性的腐蚀产物,这些腐蚀产物自燃而引起油罐火灾。通过硫化试验模拟储罐内壁氢氧化铁硫化产物,对其进行热分析试验,应用非模型法和"主曲线法"确定氢氧化铁硫化产物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氢氧化铁硫化产物在氧化反应阶段的热重曲线可分为两个主要的失重阶段:第一失重阶段符合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动力学反应机制,其模型函数为g(a)=[-ln(1-a)]0.673 1,平均活化能E=124.25 kJ/mol,指前因子A=4.45×1013s-1;第二失重阶段符合相边界动力学反应机制,模型函数g(a)=1-(1-a)0.45,平均活化能E=218.42 kJ/mol,指前因子A=1.07×108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