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5篇
综合类   1246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研究了由棉籽油经甲醇解得到棉油酸甲酯,继而进行二聚,再与乙二胺缩聚合成聚酰胺树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产油脂最佳培养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温作为环境条件诱导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产脂,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来研究不同水平下Mn,K,Mg和S各元素对小球藻生长及脂肪产量的影响.本实验C N-1比为41.2:1,pH值范围为7.4~7.5之间,培养温度为15℃,P浓度为0.2~0.4 mmol.L-1,Fe浓度为0.04 mmol.L-1,以自养生长型式培养,而培养基成份根据BG11培养基作为基础进行改良.根据实验结果显示,脂肪产量最高为实验编号10(64.59 mg(100 mL)-1,64.59%),即锰及镁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小球藻的生长,且脂肪产率更高.  相似文献   
53.
饮用水中卤乙酸去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水中卤乙酸(HAAs)去除方法。水中HAAs的去除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化方法。常规自来水处理工艺采用预氯化可以去除一定量的HAAs前体物质,但对预氯化产生的HAAs没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活性炭技术与生物降解技术是去除水中HAAs的重要手段。化学氧化方法(特别是涉及羟基自由基参与的高级氧化)是去除水中HAAs的一种可能途径。双金属协同与电化学的还原脱卤方法能够将HAAs脱卤生成不含卤素原子的乙酸,环境友好,可控性强,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A series of fatty acid/poly methyl methacrylate(PMMA) shape-stabiliz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s) have been prepared by bulk polymerization method.In the composite,fatty acid(capric acid,stearic acid,and their eutectic mixture) acts as core material and PMMA serves as matrix,which coats the fatty acid to prevent the leakage of melted fatty acid.The prepared shape-stabilized PCMs were characterized on the morphology,phase change behavior,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rmal properties.The results indicate...  相似文献   
55.
为解决各种概念分歧,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非饱和土的广义吸力模型.该模型理论突出了土的微结构效应,将微结构状态和含水量状态结合起来研究非饱和土的吸力和有效应力,认为广义吸力由土体微结构和含水状态惟一确定。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红枣体外发酵特性,评价红枣营养性能。方法通过体外模拟人体肠道内部环境条件,接种人体新鲜粪便悬浮液进行厌氧发酵,定时记录发酵液产气量、测定pH值、NH3-N值和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结果红枣发酵液产气快、产气量多,p H值下降幅度大,NH3-N值变化不明显;红枣发酵液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红枣能有效地被人体肠道微生物发酵利用,改善肠道内部理化环境,促进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生乙酸、丙酸和丁酸短链脂肪酸。  相似文献   
57.
严控饮水氟浓度,可以有效降低人体罹患氟骨症和氟牙症的风险。近年来,铈基吸附材料在解决氟污染问题中表现优异,而铈盐与有机酸反应生成的铈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e-MOFs)或其衍生物,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氟离子。硝酸铈铵(Ce(NH4)2(NO3)6)和均苯三甲酸(H3BTC)在不同反应时长下生成了Ce-MOFs CeT1及其衍生物CeT2,更换H3BTC为对苯二甲酸(H2BDC),反应生成2种Ce-MOFs,CeD1和CeD2。利用XRD、BET、SEM、XPS和FTIR对材料的结构、比表面积、元素含量和组成基团,进行系统的表征;通过控制吸附时间、溶质初始浓度、溶液pH值和竞争离子种类研究4种材料的吸附性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拟合,探究吸附机理。表征结果显示,CeT1为高度配位不饱和的Ce(Ⅳ)-MOFs,CeD1为比表面积最大(1 003.10 m2/g)的Ce(Ⅳ)-MOFs,而CeT2和CeD2则同为Ce(Ⅲ)占比较高的吸附材料。吸附实验中,CeT1、CeT2、CeD1和CeD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99.38 mg/g、142.45 mg/g、60.45 mg/g和124.55 mg/g,CeT1、CeT2和CeD2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CeD1符合假一级动力学模型。4种材料对氟离子的吸附机理主要为静电吸引、离子交换和沉淀。其中,CeT1的不饱和配位可提供吸附位点进行离子交换和静电吸引,CeD1的大比表面积增加了污染物与材料的碰撞几率,而CeT2和CeD2中含有的Ce(Ⅲ),可通过形成溶度积常数极小的CeF3Ksp=8×10-16),以沉淀作用固定氟离子。实验分析了4种材料的特点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为Ce-MOFs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本文研究了亚麻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介绍了研制的非离子脂肪酰胺单双酯系亚麻织物整理剂的结构,应用效果以及技术经济效益。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9.
利用TGA、DSC、热解-电导率仪,研究了文题内容。实验结果说明了溴的引入,使树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当溴含量大于7.63%(wt)时,树脂即能自熄。溴使树脂热解过程成碳倾向增加,分解生成的溴化氢是有效的自由基捕获剂。三氧化二锑和溴同时引入,对阻燃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0.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0,35(7):554-5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