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66篇 |
免费 | 303篇 |
国内免费 | 36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355篇 |
教育与普及 | 2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224篇 |
综合类 | 8224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92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11篇 |
2015年 | 162篇 |
2014年 | 279篇 |
2013年 | 240篇 |
2012年 | 402篇 |
2011年 | 396篇 |
2010年 | 276篇 |
2009年 | 338篇 |
2008年 | 347篇 |
2007年 | 479篇 |
2006年 | 504篇 |
2005年 | 448篇 |
2004年 | 429篇 |
2003年 | 389篇 |
2002年 | 370篇 |
2001年 | 358篇 |
2000年 | 339篇 |
1999年 | 284篇 |
1998年 | 246篇 |
1997年 | 218篇 |
1996年 | 253篇 |
1995年 | 214篇 |
1994年 | 236篇 |
1993年 | 170篇 |
1992年 | 153篇 |
1991年 | 149篇 |
1990年 | 137篇 |
1989年 | 109篇 |
1988年 | 115篇 |
1987年 | 60篇 |
1986年 | 39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7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利用TGA、DSC、热解-电导率仪,研究了文题内容。实验结果说明了溴的引入,使树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当溴含量大于7.63%(wt)时,树脂即能自熄。溴使树脂热解过程成碳倾向增加,分解生成的溴化氢是有效的自由基捕获剂。三氧化二锑和溴同时引入,对阻燃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2.
糖和有机酸是哈密瓜汁中主要的风味营养物质,其含量的高低与哈密瓜汁的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超临界(SCCO2)处理前后,对哈密瓜汁中糖和有机酸的含量变化进行检测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检测方法考察,有机酸测定方法标准差在0.1095—0.7197之间,各种酸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3。糖测定方法保留时间标准差在0.0075—0.0098之间,各种糖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效、高灵敏度、检测组分多、检测速度快等优点,且线性范围良好、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分析结果可靠,可广泛应用于果汁饮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3.
54.
本文作者发现草酸对钐、铕、铽和镝等离子均有荧光增敏效应,其绝对检测限分别达到0.79、0.02、0.018和0.70ppm。用标准曲线法测定了不产生熄(或(?))灭效应的钪、钇、镱和镥等重稀土混合氧化物中的铕、铽、镝含量,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5.
杜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6(1):45-48
对高岭土、皂土、草酸、葡聚糖凝胶四种吸附剂在不同pH值下,对各种氨基酸的吸附情况进行了实验。同时将吸附剂对混合氨基酸水解液的脱色情况进行了讨论。并与常采用的脱色剂—活性炭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对采用吸附作用分离氨基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在实验中使用了气相色谱、核磁共振氢谱及高分辨快原子轰击质谱跟踪了带α-取代酯基(羧酯基和磷酯基)的不饱和羧酸酯的碘诱导环化反应,提出一个新的中间体的概念和相应的反应机理,并根据该机理对反应条件作了改变,首次合成了带有α-取代酯基的不饱和羧酸酯的内酯化产物。 相似文献
57.
本文研究了VO(Ⅱ)-苯甲酰异羟肟酸配合物在一系列溶剂中室温和低温下的ESR波谱,讨论了不同溶剂对常温下各向同性波谱的线宽和超精细分裂常数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溶剂中的低温各向异性ESR波谱得到的g_(11),g_⊥,A_(11),A_⊥等波谱参数,结合电子光谱测定的d-d跃迁数据,计算出α ̄2,K,β ̄2,γ ̄2等键参数,并讨论了溶剂对配合物电子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59.
本文论述以硫酸铜代替氯化亚铜作为溴氨酸与芳胺缩合反应催化剂,收到了反应速度快,反应温度低,产品质量好,操作简便等效果。 相似文献
60.
本实验以简单酸铵盐为原料,采用不同的磷钼锑比,在控制酸度、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分步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以锑原子取代的钼锑磷杂多酸铵盐,并用稀酸溶液、乙醇溶液蒸发结晶。又以钼锑磷杂多酸铵盐为原料,用离子交换、真空抽吸等提纯方法,制得了相应的固体钼锑磷杂多酸。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用滴定曲线、电子吸收光谱、X 射线衍射等方法初步地研究了它们的性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