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7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18篇
系统科学   141篇
丛书文集   98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51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由于基桩在高回填场地的应用不可或缺,考虑在其使用过程中高回填土的蠕变特性对基桩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并考虑时间效应,对填土厚度为10 m,桩径为1 m,嵌岩深度为3 m的基桩进行桩顶荷载分别为0、0.5、1、2、3、5 MPa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不同桩顶荷载作用下基桩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结果表明:桩周填土沉降随时间呈现先加速增加后逐渐趋于平衡的趋势,不同桩顶荷载作用下桩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速率滞后于桩周填土的沉降变形速率;在桩周填土蠕变初期,桩身最大内力加速发展,而桩端阻力在此段时期的增长并没有出现加速增长;随着填土蠕变进入中后期,桩端阻力加速发展,桩侧摩阻力向桩端阻力转移;待桩周填土蠕变稳定后,桩身最大轴力与桩顶荷载呈现正相关,但是桩身轴力附加值随桩顶荷载的增加而减小;增加桩顶荷载桩,桩端阻力及其附加值也随之增大。该研究可为高填土场地桩基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2.
为研究冲击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与破坏模态,通过混凝土梁冲击试验,校核了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的钢筋混凝土梁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的冲击力时程曲线、跨中位移时程曲线和破坏模态的准确性。在已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钢筋锈蚀率对混凝土梁抗冲击性能的影响。有限元分析表明:混凝土构件在冲击作用下导致的混凝土剥落程度随钢筋锈蚀率的增加而增加。各冲击高度下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均表现出弯曲破坏特征。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冲击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落锤冲击高度下,冲击力峰值随钢筋锈蚀率的增大逐渐减小,跨中位移随钢筋锈蚀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冲击高度为3.0 m时,锈蚀率为30.0%时的冲击力峰值降低到未锈蚀时的17.9%,跨中位移为增加到未锈蚀时的33.3%。  相似文献   
953.
杨杰  张慧  李爱纯  高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5):15463-15469
变截面悬臂空心柱是一类在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的特殊结构。为了研究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通过准静态极限分析与冲击动力学理论,对其在等厚度与变厚度两种情形下的冲击响应展开研究。定义了荷载位置参数与塑性铰位置参数,并根据荷载位置参数给出了塑性铰位置的判定条件。利用动量定理与动量矩定理推导了悬臂端加速度的表达式以及塑性铰位置参数的控制方程。根据分布惯性力与剪力的微分关系以及剪力与弯矩的微分关系分别推导了剪力和弯矩的表达式;分析了荷载位置参数对塑性铰位置参数与悬臂端加速度的影响,以及塑性铰位置参数对悬臂端加速度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悬臂端加速度与塑性铰位置参数的本文解与数值解吻合良好;塑性铰位置参数随荷载位置参数的增大而增大,且二者关系几乎呈线性;悬臂端加速度随荷载位置参数、塑性铰位置参数的增大而减小。可见当冲击荷载明显超过固定端的静态极限荷载,且荷载位置参数小于临界荷载位置参数时,变截面悬壁空心柱将在柱中产生塑性铰。因此,出于结构可靠性考虑,工程中应对此类问题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54.
针对配电网发生故障后的快速供电恢复需求,提出了一种适应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5G)的配电网分布式供电恢复策略。该策略通过可靠性模型分析与深度搜索算法为负荷节点发出供电恢复请求提供依据,从而将整个非故障停电区划分为多个独立的转供区域。联络开关节点则根据收到的供电恢复请求集合,以最大范围恢复重要负荷供电为目标,构建转供区域内的负荷优化模型,并将其转换为混合整数二阶锥问题进行求解。停电负荷节点与联络开关节点之间通过多轮信息交换,获得转供区域的供电恢复方案,进而实现整个非故障停电区的供电恢复。最后,通过系统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分布式供电恢复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5.
单层钢结构厂房普遍应用于重型机械制造、冶金等重工业及军事工业,战略意义重要,常为敌方空中打击的首选目标。为评估单层钢结构厂房在常规武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易损性,在分析单层钢结构厂房易损性表征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单层钢结构厂房易损性表征指标体系,包括外部钢结构易损性表征指标和内部空间易损性表征指标,并给出易损性表征指标的量化方法。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因素集、定义评判集、确定权重集、构建易损性隶属度函数,并逐层进行模糊综合分析,最终应用加权平均法得到综合评判结果。算例表明,厂房几何中心综合易损性表征指标高于几何边角综合易损性表征指标,但子项钢结构的易损性表征指标较后者略低,算例结果可作为单层钢结构厂房防护的参考,两级表征指标体系可作为单层钢结构厂房易损性评估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6.
车辆实测数据表明,车辆荷载存在明显递增趋势.利用中国安徽省某桥梁长期健康监测数据,定义年平均小时交通量(AAHT)来考虑交通量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并据此建立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模型对未来交通荷载进行预测.同时,基于实测卡车数据的关键参数统计结果,建立多种类型的卡车荷载模型,逐一加载到某T梁桥有限元模型上,研究卡车荷载的非平稳增长对结构疲劳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AAHT的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车辆荷载,且车辆的非平稳增长对桥梁疲劳损伤影响显著,考虑车辆荷载非平稳增长时桥梁的疲劳损伤度约为不考虑车辆非平稳增长时的1.7倍.  相似文献   
957.
目前针对异形截面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浇混凝土桩的竖向承载力承载特性,而对异形截面薄壁钢桩的水平向承载特性研究较少.基于数值模拟,研究3种不同截面桩型(空芯圆桩、空芯方桩及X形桩)、两种不同长径比(桩基嵌固深度与桩外径或宽度的比值)的钢桩水平承载特性.研究表明,对于半刚性桩,方桩、X形桩等异形截面桩的承载力比圆桩高,两者的承载力要比圆桩分别高9%和11%;对于柔性桩,方桩承载力比圆桩和X形桩均高约15%.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桩身变形、最大弯矩等,探讨不同截面桩型的优缺点,得到3种桩型的力学特征之间的经验关系,以便于实际工程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958.
对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配置进行了优化研究,利用耦合动态电负荷平均值算法和基础发电机组容量多维度迭代算法确定了发电机组的最优功率为2297~2477 kW。通过对项目能耗分析表明,优化模型的一次能源节约率提高了14.3%,能源经济成本提高了20.14%~20.85%,能源综合利用率大于70%。  相似文献   
959.
连续倒塌是结构局部某个关键构件的破坏导致相邻构件失效继而引发更多构件破坏,最终导致结构整体倒塌或者产生与初始触因很不相称的大面积倒塌的连锁反应.爆炸荷载作为一种非常规荷载,具有传播迅速、峰值大、作用时间短等特点,是造成建筑结构连续倒塌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建筑结构连续倒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连续倒塌分析的分类方法;并进一步根据结构连续倒塌分析的目的,将结构连续倒塌分析方法分为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评价方法和结构连续倒塌全过程分析方法.通过文献综述,详细介绍了结构抗爆炸连续倒塌性能评价方法和结构抗爆炸连续倒塌全过程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给出了建筑结构防爆炸连续倒塌的概念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提出了建筑结构防爆炸连续倒塌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960.
针对集中式站域保护的低压减载切负荷后,系统电压恢复较慢及不稳定的问题,对传统的低压减载切负荷策略进行改进。在考虑满足功率缺额、负荷的重要等级等因素的同时,引入待切负荷的功率因数,以切负荷量最小和切无功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低压减载模型,将该问题转化为一个带有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低压减载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最优切负荷策略。通过RDTS仿真系统分析,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