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针对受有预加张力的弹性圆薄膜结构,利用F ppl-von Krmn薄膜理论建立基本方程,推广了Hencky变换,得到了均布荷载作用下受有预加张力弹性圆薄膜轴对称大变形的一般解。给出了圆薄膜中心挠度,径向和环向薄膜内力的幂级数形式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当预加张力相对于荷载很小的情况下,解答趋近于Hencky理论结果;当预加张力相对于荷载很大的情况下,解答趋近于线性理论结果。研究结果可用于薄膜预张力测量技术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32.
以体外预应力简支梁为研究对象,针对结构的正常使用阶段,利用能量法推导了典型布筋形式与荷载形式下体外预应筋应力增量的解析计算公式,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包含梁的几何尺寸、截面刚度、预应力筋位置、外荷载大小及位置等必要的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解析式的合理简化,给出了实用简化计算公式,并对影响应力增量的外荷载大小和力筋偏心距等关键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此外,还应用能量法推导了体外预应力连续梁的力筋应力增量公式.最后,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推导的解析公式和简化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究施加预应力对带横缝拱坝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模型采用新疆石门子拱坝的三心圆体型及特定刚性地基的方案(用型钢支架实现),研究了带横缝拱坝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反应规律.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加预应力之后,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横缝在强震荷载下的张开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非整体拱坝结构的自振频率.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计算预应力拱坝的简化数值模型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拱坝在动力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钢丝或钢索对坝体动力反应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34.
苏永平 《山西科技》2009,(5):131-132,138
文章以斜沟煤矿储煤筒仓为例,对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储煤筒仓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该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5.
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因配有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有粘结钢筋,其在整个加荷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现象。利用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全过程分析程序,考察中支座控制截面综合配筋指标、跨中控制截面综合配筋指标、预应力度、加载方式、跨高比及CFRP筋弹性模量等参数对该类连续梁板弯矩调幅的影响规律。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建立了该类连续梁板弯矩调幅系数计算公式,可以此为依据进行连续梁板的塑性设计。  相似文献   
36.
体外预应力结构技术及应用综述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阐述了体外预应力结构的概念与体系、发展状况;系统地论述了体外预应力结构的力学特征、耐久性、转向块设计、结构加固等,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预应力施工顺序和建造方法的Ⅱ类截面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承载力的弹性分析和弹塑性分析方法,给出了计算弹性和塑性极限荷载的基本方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可供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8.
通过11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研究了影响裂缝闭合的主要因素: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用无粘结配筋指标βpc和换算配筋率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对裂缝闭合弯矩的影响,应用名义拉应力建立了闭合弯矩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9.
双向井字梁盖可在不增加层高的基础上提供大空间及美观的室内天花。本文通过一设计实例较详细介绍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井字梁结构的方案确定和设计计算。结果表明 ,双向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结构合理、施工方便  相似文献   
40.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配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发展状况的研究提出目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针对有粘结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裂缝宽度、裂缝间距等几方面的影响 ,通过试测和理论分析 ,提出了非预应力筋的有效配筋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