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9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13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Mg(H2O)6](p-OPA)2.2H2O(p-OPA-=4-氧-1(4H)-吡啶乙酸根),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的表征。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c,晶胞参数为a=1.2561(3)nm,b=1.2947(3)nm,c=0.67885(14)nm,β=99.32(3)°,V=1.0895(4)nm3,Z=2,Mr=472.69,Dc=1.441g/cm3,μ=0.154mm-1,F(000)=500,最终R=0.0525,wR=0.1398。Mg(Ⅱ)原子与六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八面体构型,4-氧-1(4H)-吡啶乙酸根作为抗衡离子,配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吸引和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氢键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2.
爆速对纳米氧化铝尺度控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硝酸铝和黑索金按照不同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形成4种粉状的混合炸药,每一种炸药爆轰都得到了纳米氧化铝.对每次收集到的实验粉体分别进行了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分析和X光衍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4种混合炸药爆轰所得到的纳米氧化铝呈球形,颗粒尺寸分布比较均匀,尺寸范围为15~20 nm,晶型为γ型.另外由X光衍射数据利用Scherrer公式分别计算出每一种质量比的混合炸药爆轰所得到的纳米氧化铝的平均颗粒尺寸.利用BC-3型爆速仪测得4种混合炸药的实际爆速.研究发现爆速越高的混合炸药爆轰所得到的纳米氧化铝的颗粒就越细,同时绘出了爆速与颗粒尺寸的关系曲线.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根据此曲线可以通过改变混合炸药的爆速来控制合成出的纳米氧化铝颗粒尺寸.  相似文献   
63.
脱硫催化剂的酸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用酸法进行催化剂制备,酸法制备的最佳镁铝比,分散介质的优化,引入对脱催化剂的氧化性能和还原性能的影响。以及实验室的还原温度等诸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4.
采用等温溶解法研究了三元体系Mg2+//C1-,borate-H20在308.15 K时的稳定相平衡;测定了上述体系液相中各组份的平衡溶解度及物化性质(密度和pH),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相应相图和物化性质组成图.该体系在308.15 K时有1个共饱点(水氯镁石+镁硼酸盐)、2条饱和溶解度曲线和2个结晶相区,无复盐及固溶体...  相似文献   
65.
对型芯预喷涂一层Al涂层,将AZ91镁合金液浇注到铸型中实现基体和涂层的结合,对凝固后的结合界面组织和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Z91镁合金液和Al涂层表面的氧化物发生反应,实现了界面间的润湿,形成冶金结合界面。该界面包含3个扩散层:镁合金基体一侧为(Al12Mg17Mg)共晶组织;中间层为Al12Mg17金属间化合物;Al涂层一侧为Al3Mg2金属间化合物,并弥散分布着一些氧化物。试验结果证明,通过复合铸造的方法可以实现Al涂层和镁合金基体的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66.
晶粒细化可以改善镁合金的强度和延性,通过控制轧制工艺可以控制变形组织.文中研究了不同轧制道次变形量对AZ3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轧制道次变形量的增加,轧制应变速率增加,镁合金发生了动态再结晶,获得细小的晶粒组织,板材的硬度增加;但是,当轧制道次变形量增加到一定值之后,板材的表面出现宏观裂纹;采用大的道次轧制应变技术,可以减少轧制道次,制备晶粒尺寸为2~5μm的细晶镁合金板材.  相似文献   
67.
Mg-Zn-Al合金的组织稳定性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金相分析、DSC分析和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铝含量对Mg-6Zn合金显微组织、凝固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6Zn-2Al合金晶粒相对细小,具有最佳的强度与塑性组合;Mg-6Zn-6Al合金中晶界处存在接近连续分布的粗大鱼骨状金属间化合物Mg17Al12相,导致合金抗拉强度和塑性下降.长时间退火试验表明,Mg-6Zn-2Al具有较高的组织稳定性.因此,Mg-6Zn-2Al合金是Mg-Zn-Al系合金的一个较佳成分组合.  相似文献   
68.
电熔镁炉熔炼过程信息包含大量的不确定性,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方法难以应用.为准确识别电熔镁炉熔炼过程的异常工况,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主观贝叶斯在线规则推理方法.传统的主观贝叶斯方法参数赋值范围过大,针对这一问题,使用映射函数将参数赋值范围缩小到有限区间,以提高方法的实用性.在规则推理时,使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对观察和证据进行模糊...  相似文献   
69.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RX)behavior during compression of magnesium alloy AZ31. Cylinder samples were cut from the extruded rod and hot rolled sheet AZ31 for compression test.The samples were compressed using a Gleeble 1500D at a temperature of 300℃and a strain rate of 0.01 s-1.Grain orientations and misorientation angles across grain boundaries for the tested 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techniqu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ong basal texture was observed after 50%compression(ε=0.69)on both the extruded and hot rolled samples,which have different initial textures.It was observed that with increased strain,DRX grains gradually rotated to basal orientation,and grain boundaries with misorientation angle of near 30°was formed in the samples.At the strain of 0.69,a high fraction of high-angle(60°)boundaries was present in the extruded sample,whereas almost no high angle boundaries were observed in the hot rolled sheet sample.  相似文献   
70.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Eu2和Mn2共掺杂的BaMgAl10O17∶(Eu2+,Mn2)荧光粉,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共掺杂体系中,存在着Eu2到Mn2的高效的能量传递.文章在实验的基础上,以Forster - Dexter的能量传递理论为依据,对体系中可能的能量传递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电偶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