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5篇
系统科学   77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887篇
自然研究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针对镁合金表面处理对参数调节和效率的要求,研制了大功率微弧氧化电源控制系统,该系统以80C196KC为核心,对整个系统的动作程序和工艺参数进行控制,电源实现了双向不对称脉冲输出和在大电流、高电压工况下主要参数的一定范围调节.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中采用有效的抗干扰措施,使整个控制系统稳定、可靠.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微弧氧化工艺的要求,实现微弧氧化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22.
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毕业生的个人价值观、职业倾向、工资期望、地区期望、家长意愿、社会认同度以及学生性别、学习成绩、学院和用人单位态度、地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都作为影响学生就业期望心理定位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就业过程将会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2004 年高职毕业班学生调查数据的研究,探讨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定位的诸多因素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3.
创新动力的哲学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社会系统和知识系统角度分析了技术发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相关要素,考察了科学、技术、文化、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技术发明、技术创新过程客观性标准和主观性标准的互动和内在矛盾,并从当代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即工程组织制度角度分析了当代科学技术政策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何娜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1):85-88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思路和策略发生了新的变化,发达地区探索区域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着重县域经济的发展。其实两者可以找到一个连接点,那就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策略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5.
关于病毒与人类共存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寄生与对抗、共存与依赖的关系.以积极进取中的必要妥协策略来对待病毒是人类的理性抉择,由此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相应的人类生存观念和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6.
智能蚂蚁算法已经成功地运用于TSP问题和一系列的离散优化问题.文中分析了智能蚂蚁算法的工作原理.并基于蚂蚁的自组织能力描述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动态路由选择方法,QoS保证的分布式路由选择算法(DQRA)。DQRA能以并行的方式解决网络中呼叫的时延和带宽分配问题。理论证明此种算法简单,易于实现.能有效地解决大型网络的负载平衡问题。选择Matlab仿真软件对DQRA算法进行仿真,并且比较了当业务要求带宽变化时阻塞率的变化.进一步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优秀的教研期刊应具备学术性、导向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学术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可读性原则,并且在实施过程中注重选题的新颖、内容的创新、格式的规范。从而保证刊物的质量。使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8.
为确定实时信息对于出行行为的影响,探索了手机APP提供多交通方式实时出行者信息下的通勤者交通方式选择行为。采用意向调查方法,获取了上海市居民在提供包含两条自驾路线(以高架为主和以地面为主)和一条停车换乘地铁路线的实时交通信息情况下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元logit模型,得到了交通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通勤者的驾龄、家庭私家车数量、开车频率、获取交通信息频率、停车换乘设施使用经历等个体属性,行程时间和车厢拥挤程度等信息内容,会显著影响出行决策。此外,提出了对交通规划与管理和多交通方式出行者信息系统研发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由于射频识别系统中读写器和标签是在不安全的无线信道中进行通信,而且随着移动读写终端的出现,使得读写器和服务器通信也不安全,容易受到假冒攻击、窃听攻击、中间人攻击等安全威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射频识别双向认证协议。该协议利用对称加密、模运算等方式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引入时间戳来抵抗中间人攻击,并利用中国剩余定理对各方进行认证,最后采用随机更新密钥的方式进行密钥更新,并通过形式化证明的方法和常规攻击分析的方式来验证协议安全性。将该协议与其他协议进行安全性、计算量和存储量的比较,结果表明:文中协议安全性高、计算量小且存储量适中,在射频识别领域安全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Pathogen-mediated changes in host behaviour can result from hosts altering their habitat preferences. Although infection risk with pathogenic fungus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in amphibians is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s favouring its growth, the relationship with microhabitat use has not been examined. Here, we aim to determine if microhabitats used by frogs during their nocturnal activity predict B. dendrobatidis prevalence and infection intensity. Our focal host, Eleutherodactylus coqui, is a habitat generalist that uses multiple habitats from the forest floor to the canopy. We analysed data on B. dendrobatidis occurrence in 157 adults and 122 juveniles at El Yunque National forest in Puerto Rico. We categorized each individual’s nocturnal microhabitat as forest floor, curled palm fronds in the floor, arboreal bromeliads and foliage or tree trunks 50 cm to 2.5 m above ground. We found that frogs on the forest floor had the greatest B. dendrobatidis prevalence (73%), compared with those active in vegetation above ground (55%). Overall, the probability of B. dendrobatidis infection in frogs using microhabitats on the forest floor was twice as great as for those on arboreal substrates. Differences in B. dendrobatidis prevalence and intensity in E. coqui may be explained by specific abiotic conditions of microenvironment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ffecting both pathogen and host, and by the age-specific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hosts. Adults were found to be most active in microhabitats where individuals had lower infection burdens, suggesting pathogen-modulated habitat choice. This work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enzootic diseases and provides data that may inform potential mitigation strategies against a generalist amphibian pathog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