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4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800篇
系统科学   886篇
丛书文集   319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47篇
综合类   942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771篇
  2006年   653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486篇
  2002年   453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乙醇三维内微肋热管的传热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三维内微肋热管的强化传热特性进行研究,首次报道了以乙醇为工质的三维内微肋热管的传热性能。在实验范围内,与光管相比,竖直放置时,沸腾换热系数可以提高98%—190%,凝结换热系数可以提高76%—178%。三维内微肋结构能够同时明显地强化热管的沸腾换热与凝结换热,可以有效地减小热管的内热阻。  相似文献   
102.
域变换结合参数估计干扰对消的智能天线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MA系统中的多址干扰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域变换结合参数估计抗多址干扰的算法。同文献[1]中的方法相比,在具有相似的误码率性能的基础上,具有更快的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103.
低渗透油藏不稳定渗流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无因次分析法对低渗透岩心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得出新的渗流规律。具体表述为 :低于亚临界雷诺数 (Rem=8.5× 10 -5)为非达西渗流 ,其运动方程为v =c(dp/dl) 3 ;高于亚临界雷诺数为达西渗流。从微观角度出发 ,应用边界层理论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渗流规律。运用新的运动方程 ,建立了低渗透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根据拉氏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 ,求得了有限半径井的实空间近似解 ,并应用数值分析方法验证了近似解析方法的可行性。对低渗透油藏的压力动态特征以及边界对压力动态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 ,低渗透油层试井曲线的压力动态特征为 :短时曲线与达西渗流模型相似 ,而长时曲线则受到非达西渗流的影响。对于恒压边界油藏 ,压力趋于稳定的时间比达西渗流要迟一些 ;在无限大地层中 ,其导数曲线是一簇平行的倾斜线。对于同一区域低渗透油层试井曲线 ,其导数曲线出现“阶跃”的时间较迟的井区 ,流动系数比较好 ;反之则较差  相似文献   
104.
小波分析在管道泄漏信号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尺度小波变换 ,把管道泄漏产生的负压波信号作为瞬态信号 ,来识别管道的局部泄漏特征。以光滑函数的一阶导数作为小波母函数 ,研究了管道泄漏特征信号拐点区间的敏感性 ,突出小波变换系数的局部极值性。分析表明 ,检测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极值的奇异性准确地反映了管道检测信号的泄漏特征 ,并且从局部描述了管道泄漏信号的瞬态正则性。对各级尺度系数进行了S形曲线拟合 ,此曲线能够完整地描述管道泄漏瞬变特征 ,其拐点区间描述了管道发生泄漏时的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5.
分析了前人提出的段塞跟踪模拟方法的优缺点 ,根据液塞头部的加速压降和入口液塞长度分布特征对段塞跟踪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实现了水平和倾斜管道段塞流的跟踪模拟 ,并与多相流试验环道的空气水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 ,当不考虑加速压降时 ,用跟踪模型预测的压降低于实测值 ;当考虑加速压降时 ,用跟踪模型预测的压降高于实测值。在管道上固定位置测出的压力信号符合正态分布 ,管道上某一固定点处液塞头部和尾部的速度分布也符合正态分布。当不考虑气泡尾波作用时 ,液塞长度沿管线增长较慢 ,分布形状无变化 ;但是考虑气泡尾波作用时 ,在入口附近液塞长度平均值增长较快 ,统计分布沿管轴向呈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06.
以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基本解 (Kelvin解 )为基础开发了边界单元法三维弹性应力分析计算程序 ,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该程序可用来求解三维弹性应力问题 ,尤其适用于三维应力集中问题。程序中采用动态分配内存 ,自动选点积分 ,并利用分块解法求解方程组 ,有效地节省了计算机资源 ,扩大了求解问题的规模。  相似文献   
107.
将旋转变换理论应用于平面度误差评定中,通过实例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化学信号小波变换的本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墨西哥帽小波的特点,提出两种新的函数,对化学信号进行n次小波变换,得到了信号的近似2n阶导数.由数值微分法和小波变换法对模拟信号计算的结果发现:对于含噪信号,小波变换法有效滤除了噪声,所得结果的信噪比明显高于前一种方法;同时还可分离重叠峰,提高谱图分辨率.该方法函数形式简单,易于编程,为处理化学信号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9.
A novel hyper-redundant manipulator named RT1 is designed and studied. The unique feature of RT1 is all degrees of freedom (DOF) are actuated with only one motor via special designed hinge bar universal joints. The mechanisms of RT1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Som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test the mov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manipulator. RT1 is actuated by pulse string and acts discretely. The discrete working space of RT1 is described and the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kinematical redundancy resolution is studied also. The optimization criterion is altering the design parameter as little as possible during manipulator's motion from the initial position to the expected position. An optimization example is given that is realized with Matlab optimize tool-box.  相似文献   
110.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over the last two millenni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paleoclimate data recovered from ice cores,tree rings and lake sediments indicate regional features of cfimatic change on the Tibeta n Plateau (TP) during the last 2000 years. The composit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in-dicate that several main climatic episodes, such as the “LittleIce Age“ between 1400 and 1900,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in 1150-1400, a less warm period in 800-1100, and an earlier cold period between the 3rd and 5th centuries,occurred in the TP. In addition, temperature varied from region to region. The period from AD 800 to 1100, which waswarm in northeastern TP, was contemporaneous with cool-ing in the western and southern TP. The southern TP ex-perienced warming between 1150 and 1400. For western TP,the δ^18O records of the Guliya ice core indicate that the pe-Hod 1250-1500 witnessed a clear warming. Large-scaletrends in the temperature history from northeastern TP aremore similar to those in eastern China than are the trendsfrom the Guliya ice cap far to the west and southern TP. The most prominent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f the TP and eastern China are such cold phases as 1100-1150, 1500-1550, 1650-1700 and 1800-1850, andthe latter three cold events match with three widespreadg lacial advances which occurred on the TP during the Little Ice A2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