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0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纳米固体润滑干膜在重载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添加纳米固体润滑干膜的摩擦学性能,表明添加纳米Al2O3可以大幅度提高固体润滑干膜的耐磨性,延长了固体润滑干膜的使用寿命,将其应用于重载车辆零部件,为添加纳米材料固体润滑干膜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42.
气穴对滑动轴承性能影响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而传统的分析方法不能真实刻画气穴的作用。为寻求合理的气穴研究方法,并由之改进轴承的摩擦学性能,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与Rayleigh-Plesset(PRE)气穴理论,应用商业软件ANSYS中CFX模块分析了气穴现象对滑动轴承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偏心率、宽径比和转速的增加,考虑气穴模型后气穴现象会降低润滑剂粘度,轴承油膜的摩擦力和摩擦系数会减小;随着偏心率、宽径比和转速的增加,润滑剂的平均气化率变大。  相似文献   
43.
提出了轴颈圆周、径向和轴向三维运动状态下滑动轴承润滑分析的Reynolds方程,研究分析了轴颈轴向运动对滑动轴承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轴向运动的存在,对轴承油膜压力分布、轴承承载量、摩擦系数、维持力矩和端泄流量等摩擦学性能都有着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耐磨性是材料重要的机械性能之一 .文中采用国产MM_2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新型Grp·Al2 O3_SiO2 (sf) /ZL10 9复合材料进行了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 ,并探讨了石墨在其中的作用 .同时采用HB_30 0 0型布氏硬度计测定了与摩擦磨损性能相关的硬度指标 .  相似文献   
45.
通过机械球磨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Ni-Al-Mo复合涂层,对涂层微观组织、组成成分和摩擦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7 h机械球磨制备的Ni-Al-Mo复合涂层内元素均匀分布;550℃退火后涂层中均有Al3 Ni金属间化合物新相生成;复合涂层中Al3 Ni和Mo的存在使得涂层硬度高于铝合金基体和Ni-Al涂层,...  相似文献   
46.
以润滑剂(亚麻籽油、聚α烯烃或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修复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壳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双芯材微胶囊,将微胶囊填充在环氧树脂中得到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对微胶囊进行了表征;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白光干涉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了微胶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和修复性能。结果表明,微胶囊在整体上呈球形,结构完整,两种芯材均成功包覆;当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微胶囊(芯材为亚麻籽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时,与环氧树脂相比,在摩擦试验测试1 200 s后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降低了约90%,在磨损试验测试2 h后其磨损体积减小约3个数量级(由1010 μm3减小到107 μm3);被划伤的复合材料经50℃加热1 h后,与加热前相比划痕变窄、变浅。以上结果表明,制备的双功能微胶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耐摩擦磨损性能相对环氧树脂有所提高,同时具有良好的自修复特性,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综合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7.
钼和硫2种离子同步注入9Cr18不锈钢样品.用针盘摩擦磨损实验机测定了注入样品的耐磨性能,用俄歇电子能谱仪(AES)测量注入样品成分深度分布,并检测了样品硬度.与钼或硫单独注入9Cr18样品相比,钼和硫的同步注入使样品的摩擦因数和磨损寿命显著改善,此改性效果与注入层中注入的元素分布的叠加有关.采用计算机模拟了注入过程,模拟的结果有助于揭示改性层的特点和注入增强效果的机制.  相似文献   
48.
有序分子膜优良的润滑性能使其在解决摩擦学问题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中论述了有关Langmuir Blodgett(LB)膜、自组装 (SA)膜和分子沉积 (MD)膜在实验研究及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 ,介绍了 3种有序分子膜各自的特点及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目前对LB膜的研究最广泛 ,对SA膜和MD膜的研究起步较晚 ,并对它们性能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同时对有序分子膜在纳米摩擦学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9.
CrN/Cr镀膜改性的H13钢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AISIH13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采用多弧离子镀(multi-arc)方法在H13钢表面沉积CrN/Cr双层膜。在600V直流负偏压下对样品表面进行氩离子轰击,随后沉积Cr中间层,采用3种不同的氮气分压,在200V直流负偏压下沉积CrN膜。SRV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及表面形貌分析显示,H13钢镀膜样品磨痕深度只有未镀膜样品的1/4,膜层的显微硬度可达HV=1684,高于未镀膜样品的HV=780。膜层的主要相成分是CrN、Cr2N和少量的Cr。  相似文献   
50.
铁基自润滑合金硫化钼形成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凤娥  杨平  边建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28(12):1135-1138,1201
利用中频感应炉炼制四种不同钼、硫含量的钢,通过SEM观察组织并结合XRD分析物相,研究合金中的硫化钼形成规律. 结果表明:Mo的质量分数为1.5%时,只能形成 FeS,极少量的Mo以Fe3Mo2形式存在;Mo为6.5%时,Mo仍以Fe3Mo2的形式存在;Mo达到11%时,虽有少量的MoS2形成,但多数Mo与Fe形成化合物Fe3Mo2;Mo达到19.5%时生成较多的MoSx;Mo低于10%时很难形成钼的硫化物;退火有利于MoSx的形成,但未发现纯的MoS2生成. 由此初步认为:MoSx是FeMoS化合物分解析出的,是亚稳的;在合金中起细化晶粒作用的V,Nb和Ti有过强的硫亲和力,不利于钼的硫化物形成;脱氧的铝也应少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