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9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562篇
系统科学   271篇
丛书文集   296篇
教育与普及   27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95篇
综合类   15201篇
自然研究   18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689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961篇
  2010年   764篇
  2009年   869篇
  2008年   807篇
  2007年   1098篇
  2006年   1029篇
  2005年   828篇
  2004年   728篇
  2003年   782篇
  2002年   580篇
  2001年   552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龙矿集团洼里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针对主要含水层的不同赋存条件,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对同类型煤矿防治水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NIPA类共聚温敏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和耐热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与丙烯酸钠(SA)及甲基丙烯酸钠(SMA)共聚合成了两个系列的水凝胶,研究了共聚组成与水凝胶基本性质的关系,并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法(TG)研究了此类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13.
海拉尔盆地地层水特征与粘土矿物转化和赋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拉尔盆地地质条件及其复杂,开发难度大,本文将油藏地球化学中地层水研究与粘土矿物成岩转化研究相结合,指出了地层水特征与空隙中粘土矿物及其他矿物成岩转化和赋存的某种相关性,对储集层地质学研究很有助益,对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提供了该方面重要的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14.
饮用水中NO-3-N的含量对人体有重要影响,因此测定地下水中NO-3-N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UA-1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标准曲线法,在204nm波长处测定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中水回用前景及其实际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述了中水及中水回用的概念,分析了目前中水回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野外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参照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对张峰水库一干1号至4号隧洞围岩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以安龙铺隧道为例,分析影响隧道开挖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对隧道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地表注浆加固岩体的设计与施工,总结隧道进出口浅埋段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及塌方后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水质方面分析了西南某铝厂污水零排放的可行性。为了实现污水零排放,对该铝厂东片区、氧化铝厂、热电厂三大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进。从现场试验监测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处理系统处理的水质满足再生水水质指标要求,该铝厂污水零排放的实现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on rock type, the mode of occurrence, diagnostic minerals and creatures, the sedimentary geochemistry and organic facies of Chinese marine source rocks from wells and outcrops, an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developmental modes of foreign marine source rock,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objectively make clea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with high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by either single mode of preservation or high organic matter produ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geological featur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Neoproterozoic-Lower Paleozoic marine source rock is generalized into four modes, namely, thermal water activity-upwelling flow-anoxic; carbonate gentle slope-upwelling flow; xerothermic climate-brine euxinic milieu; and humid climate-retained euxinic milieu; as the Lower Cambrian undercompensation basin organic facies (the Tarim Basin, South China and southwest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arbonate gentle lime mud bound organic facies (the Upper Ordovician in Tazhong region of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Lower Silurian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the Middle Cambrian evaporation laggon organic facies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enclosed undercompensation terrigenous bay organic facies (the Middle-Upper Ordovician in the west of the Tarim Basin, the Lower Silurian Long- maxi Formation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Chinese marine sedimentations with lower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are generalized into two modes of consumption-dilution mode of open epicontinental sea and depletion-dilution mode of supercompensation basin.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讨论矿井回风大巷断面与矿井生产营运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一种优化设计矿井回风大巷巷道断面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