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23篇 |
免费 | 248篇 |
国内免费 | 54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11篇 |
丛书文集 | 165篇 |
教育与普及 | 3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6篇 |
现状及发展 | 38篇 |
综合类 | 6347篇 |
自然研究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123篇 |
2021年 | 124篇 |
2020年 | 137篇 |
2019年 | 117篇 |
2018年 | 104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124篇 |
2015年 | 208篇 |
2014年 | 354篇 |
2013年 | 289篇 |
2012年 | 422篇 |
2011年 | 448篇 |
2010年 | 351篇 |
2009年 | 330篇 |
2008年 | 311篇 |
2007年 | 437篇 |
2006年 | 407篇 |
2005年 | 332篇 |
2004年 | 288篇 |
2003年 | 230篇 |
2002年 | 254篇 |
2001年 | 217篇 |
2000年 | 169篇 |
1999年 | 170篇 |
1998年 | 121篇 |
1997年 | 124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76篇 |
1994年 | 90篇 |
1993年 | 74篇 |
1992年 | 77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在对已有的算法研究之后,提出了一种新的通风网络图绘制算法,采用分层法作为绘制算法的主框架,同时将最长路径法和遗传算法嵌入到分层法中,实现通风网络图的优化绘制,减少分支交叉数,并进行了开发实现和测试. 相似文献
12.
张安玲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8-52
本文针对机器人从区域中一点O到达另一点B的避障最短路径问题展开了设计、计算和分析.根据出发点、目标点以及障碍物的位置关系,设计出了从O→B可能的路径,其中转弯处圆弧的半径均采用最小转弯半径的形式,即半径为10个单位,圆心为所避障碍物的某一顶点,其他处用直线行走.利用解析几何的方法,通过Maple软件数值计算,求出每条路径的长度.经过分析比较得出最短路径以及最短路径的长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汽车机械传动系统动力性能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实现,使用者只需用有限的几个数据就可以实现复杂的数据计算和管理,提高了新产品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如何使用C 语言形成包含QoS路由信息的随机网络拓扑图,并通过在网络拓扑图上寻找最短路径来模拟在现实网络中满足一定条件的最优路径选择算法. 相似文献
15.
指路标志对人们的出行有着非常良好的指引作用,良好的指路标志设计可提高驾驶人的通行效率。路网中节点处标志信息量的多少会影响驾驶员对标志信息的识读,进而影响到整个路网的通行效率。因此,通过引入节点的指路标志信息量作为惩罚系数,计算得出路段成本,建立OD间指引路径规划模型,结合A*算法,遍历整个路网,最后得出OD间的最优指引路径,通过在指引路径上增设指路信息,从而完善OD间指路标志信息的连贯性,更好的引导驾驶员做路径选择,降低路网中的交通压力。并选取甘肃省庆阳市的火车站(O点)到人民医院(D点)的区域进行实际应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进人工势场法(APF)在智能车高速超车状态下规划出的轨迹规范性差、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以及路径不平滑的问题。通过设计用于指引智能车换道的换道引力势场,以保证换道轨迹的规范性;构建异向分布结构的障碍车斥力势场提高换道的安全性;并建立带有转向缺口的道路中心线斥力势场和设计平滑代价函数优化规划出的轨迹点,使规划出的路径更加平滑。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设计路径跟踪控制器跟踪规划出的路径。通过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改进的APF算法能规划出更加合理的路径,设计的LQR路径跟踪控制器跟踪误差趋近于零,能够较好地控制车辆完成超车换道。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分布式采集系统在强磁场、不同密封舱段的机体等特殊应用场景下的数据远距离传输问题,通过在测试点位置和主控采集端就近设计对应转换电路,提出了一种分布式传感采集系统采集数据高可靠的有线远距离传输方案。首先,在远离主控采集的被测点的测量端,数字传感信号直接经IIC/SPI远距离发送端电路输出,而模拟传感信号,先将其转变为数字量后再输出到发送端电路,在主控采集端经IIC/SPI远距离接收端电路解析后接入主控处理器,从而实现只需一个主控采集端即可完成分布式采集系统被测点传感器感知数据的远距离传输。该传输方法对于不同数据类型的传感器和传输协议,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测试与验证,结果显示传感信号传输稳定、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爆破冲击波在隧道内复杂环境下的传播规律,以老营盘隧道为依托,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在LS-DYNA软件中分析了隧道断面变化不同系数下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波经过变截面后,总体上以平面波的形式向前传播;冲击波传播至隧道断面扩大界面时,冲击波超压衰减速度加快,超压峰值降低;当断面扩大1.5倍时,冲击波冲量衰减系数为1.158,冲击波能量残留比率为74.5%;断面扩大倍数越大,冲击波超压衰减速度越大,能量衰减幅度越大;冲击波传播至隧道断面缩小界面时,冲击波超压增大,其衰减速度减缓,导致冲击波造成的损伤程度增加;当断面缩小系数取0.5时,冲击波冲量增强系数为0.687,冲击波能量放大系数为2.122;断面缩小系数越小,冲击波造成的损伤越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辨识油气智慧管道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本文通过基于系统论事故分析模型(systems-theoretic accident modeling and process)的方法,对油气智慧管道系统的信息物理安全进行全面评估与分析。首先,系统综合分析了油气智慧管道涉及的设备、设施、工艺、元件,评估其安全性。其次,通过建立STAMP模型,深入分析了各层级、元件之间的反馈信息与控制动作,形成了明确的控制反馈回路,突显了元件之间的关联与控制关系。在此基础上,系统辨识出了潜在的信息风险因素,推导并构建了可能发生的系统失效场景。以天然气输气首站油气智慧管道系统为例,研究验证了基于STAMP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直观地描述了元件之间的关联与控制关系,而且从物理层功能安全的角度全面考虑了信息风险,特别凸显了控制元件PCS(process control systems)及易受攻击的操作员站。与传统方法相比,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将信息物理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率提升至80%以上,提高了40%以上,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安全措施冗余设计,提高了安全风险管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防城季节性雨林优势种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的形态特征及其相关生长规律,本研究基于防城那山子季节性雨林1 hm2群落样地实测数据,对其测树因子进行曲线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罗浮柿株高(H)、胸径(D)和冠幅(W)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胸径-株高、胸径-冠幅、株高-冠幅的最优回归方程均为幂曲线模型,表达式分别为H=3.0248×D0.4501(R2=0.634)、W=0.6600×D0.5462(R2=0.613)和W=0.3147×H0.9108(R2=0.545);胸径和株高对冠幅具有极显著正向作用,胸径对株高的影响大于其对冠幅的影响,其对冠幅的影响大于株高对冠幅的影响。因此,罗浮柿的株高和冠幅可通过测定其胸径来估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