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6篇
系统科学   63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4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物流企业在配送管理业务流程中的要求与特点,提出了采用优先级队列来实现分拣配货的动态调度观点,并对涉及动态调度过程中的相关数据结构与算法进行了设计,采用此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2.
车辆配送计划时通常会考虑货物易损、易碎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运输资源对货物进行配送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在车辆有限、货物易损坏、顾客需求可进行拆分等环境下,实现车辆配送总路径最短,即考虑二维装箱约束的客户需求可拆分的车辆路径问题。对问题进行详细定义,建立了2L-SDVRP模型。将遗传算法与BLF算法的结合求解模型;并用数值案例验证算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Poly(D,L-lactide-co-glycolide) (PLGA) nanoparticles loaded with lamivudine and coated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ere prepared via a double emulsion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experiments parameters such as volume of inner aqueous phase,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phase and ultrasonication time on the particle size and drug entrapment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obtaining PLGA particles with a diameter of ~260 nm and drug entrapment efficiency of ~35%. The particles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ttance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ing a core-shell structure. BCA assay found that 58 mg BSA was present on/in 1 g LPB particles. The loaded lamivudine showed a burst release at beginning and sustained release until 24 h in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Low pH could accelerate the release of lamivudine from PLGA particles, making the PLGA particles potential intelligent intracellular drug carriers. The PLGA particles were readily internalized into the human liver cells within a short time and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incubation time regardless of the loading of lamivudine. The particles either resided within lysosomes or transferred to cytoplasm, but could not enter into the cell nucleus. The cell viability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particles regardless of lamivudine encapsulation, suggesting that this kind of particles may be a good candidate for the intracellular anti-hepatitis B drug delivery.  相似文献   
44.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for successful gene therapy is improving 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non-viral vectors.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NPs) have been developed as enhancers of non-viral vehicles. We prepared MNPs and modified them with polyethyleneimine (PEI), citric acid (CA) or carboxylmethyl-dextran (CMD). Both positively charged MNPs (MNPs@PEI) and negatively charged MNPs (MNPs@CA, MNPs@CMD) could spontaneously form transfection complexes (magnetofectins) with plasmid DNA and PEI/liposome via electrostatic self-assembly. Our results showed as-prepared magnetofectins apparently enhanced PEI/liposom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and/or gene expression level into COS-7 cells with reduced transfection time from 4 h to 15 min under a magnetic field in vitro. Meanwhile, the effect of magnetofection was cell line-dependa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arged MNPs could improv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for non-viral vectors by simply mixing with them and by exerting a magnetic force. Thus such MNPs provide a convenient platform for further applications of gene delivery.  相似文献   
45.
以壳聚糖为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配制一定浓度的壳聚糖/药物溶液,将该溶液涂渍在硅胶导尿管表面,成功制备了壳聚糖基管式膜材料.考察了不同pH条件下该材料对蛋白类药物的缓释性能,并初步探讨了缓释机理.结果表明,固载蛋白类药物的壳聚糖膜材料在三种不同pH介质中对BSA均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且在中性介质中效果最好,缓释时间超过36h,BSA缓释总量达6.0mg.该载体生物相容性好,对缓解病人术后因导尿管留置引发的尿路感染及其它副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使用压电片作为控制执行元件,对具有线性弹簧支承和三次非线性运动约束的悬臂输流管道的振动进行了最优控制·考虑压电片通上电流而产生伸缩后对管道施加的控制力矩,推导出了受控输流管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利用Galerkin方法对其进行了离散化处理·根据可同时使管道振动变形和控制输入能量达到最小的最优控制原则设计出了最优控制器,同时还对管道受控前后的运动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以验证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通过比较发现,提出的最优控制方案不但能控制输流管的周期运动,而且对该系统的混沌运动也能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7.
针对传统的CDN流量调度系统大多采用启发式方法或规划方法,存在维护成本高,实时性不足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CDN流量调度系统设计框架。该框架基于马尔科夫链设计了故障告警网络来触发调度,建立了基于stacking模型的质量评估奖励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对流量调度进行定义和建模,构建了基于DQN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调度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零担集货业务的供需匹配和路线规划问题是同城货运020平台面临的发展难点.本文站在平台的角度,同时考虑司机和客户的实际需求,引入单位订单处理时间窗的概念,提出操作性较强的零担集货预匹配优化策略,突破传统逐级推送模式的思维局限,充分考虑需求和运力的属性-时间-空间分布;其次综合考虑客户OD点对、订单时间窗、以及司机工作时间窗、起终点、车辆容量限制等因素,在不考虑拒绝订单的条件下,以最小化服务总成本为优化目标,构建单位订单处理时间窗内某区域的半开放式多车场的带取送货和时间窗的车辆路径优化模型.最后针对模型特性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选取卓集送公司某市某区某单位订单处理时间段(高峰期)连续60天的实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的求解质量明显高于就近匹配贪婪算法,优化比例平均值为30%,最高达到53%,从而实现司机和客户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9.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在配送领域内无人机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卡车和无人机在配送中的特征,提出卡车与无人机联合配送模式下的路线网络规划问题;在假定该模式具体应用情境的基础上,分别以碳排放量以及配送效率为目标建立路径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的特征设计了相应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算例论证联合配送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基于海洋多聚物的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因子负载体系,临床应用中药物与功能因子的递送方式主要有3种,分别是口服、经皮和注射,但由于体感差、药物递送量低、副作用和有效成分活性丧失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人们更加希望选择既能提高医疗效果和健康水准,又能满足良好舒适性的传输递送方式。研究发现基于海洋多聚物的纳米材料与传统口服递送体系的系统结合可以实现抗癌药物、营养物质、益生菌、疫苗等功能成分的高效递送,大大提高了上述成分的整体生物利用度。通过阐述纳米载体的制备、功能因子的负载及其吸收机制为基于海洋多聚物功能因子递送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