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6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86篇
系统科学   254篇
丛书文集   243篇
教育与普及   10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39篇
综合类   8406篇
自然研究   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662篇
  2011年   773篇
  2010年   535篇
  2009年   542篇
  2008年   584篇
  2007年   639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496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81.
An internet-based information and monitoring platform for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jects is presented. The platform is based on a hybrid-model approach consisting of a model-bas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the latter also referred to as DCMS. Project key information can be accessed via the main user interface, the "graphical navigator". The graphical navigator provides also a direct access t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the DCMS. Prompt reac-tion in exceptional situations as well as in daily work gets an extensive support.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is platform seems to be an adequate tool especially for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jects. Components and advantages of the platform as well as ex periences from the application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782.
一直以来,学界重点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工作,且新旧观点争论不休。要从根本上终结这种无用的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的空谈局面,就得将繁杂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化、简约化,具体包括人才培养理念的根本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化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783.
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高校应控制办学规模、拓宽专业基础、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各种就业环境的能力,从而为学生能够顺利地走向社会和服务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84.
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打造工学结合的坚实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重要内容。江苏仪征工业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坚持“六化”建设,推进“三项结合”和“两项改革”,实现了实训基地内涵质量的提升,对目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85.
因复合材料结构的各向异性特性导致导波沿各个方向的传播群波速并不相同,因此传统的采用单一波速的椭圆定位成像算法,对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的定位监测具有一定的监测误差。为了提高损伤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椭圆环定位损伤概率成像算法。该方法首先获得导波在复合材料结构中的传播波速带宽,进一步得到各监测通道的损伤散射峰值时刻,最终基于椭圆环定位损伤概率成像算法,进行损伤的定位监测。通过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损伤进行定位监测,将所提成像算法的监测结果与采用不同方向群波速的椭圆定位算法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采用单一波速的椭圆定位成像算法,所提成像算法的损伤定位误差小于6.5%。  相似文献   
786.
为了提高长距离输水工程安全监测信息的可视化表达效果,实现海量动态安全监测信息的高效管理,并用以辅助安全分析,提出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的输水工程动态安全监测信息集成与网络可视化方法。首先,根据输水工程三维虚拟场景元素构成分析,建立输水工程三维BIM模型;然后,应用关键字段映射的方法建立BIM模型与安全监测信息间的动态耦合;最后,基于WebGL图形加载技术,使用Forge Viewer实现BIM模型的WEB显示。结合天津南水北调工程,开发了相应系统并进行应用,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工程安全监测动态信息与BIM的可视化集成,为输水工程安全分析提供了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787.
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城市供水管网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其拓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增加了供水安全的难度。其中供水水质安全最为迫切,因此需要在供水管网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水质监测点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的问题,在单一的节点水龄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对管网水质的影响,利用北方某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进行水质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案设计,通过水力模拟软件,优化节点水龄法,设计出了基于多因子优化法的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程序。并对北方某市供水管网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水力模型的多因子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计算出的水质监测点位置与实际位置有43.75%的重合度,不仅覆盖了在常规管网运行中水厂及加压泵站等重点水质监测位置,也在供水分界线、管网中以及管网末梢增加了部分监测点,同时对污染事故的预警时间也比优化前短,效果明显。因此,在人工经验的基础上,以多因子法为补充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布置方法更有科学依据,考虑因素更加全面,布点更加合理。利用该方法分析供水管网工况,可为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工作提供较好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88.
针对内燃机连杆轴瓦故障频发且监测手段有限的技术难点,提出了基于无线温度监测的连杆轴瓦磨损类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分析连杆轴瓦与轴径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学关系,在考虑润滑的前提下推导出轴瓦温升计算方程,作为基于温度监测的轴瓦故障诊断方法的理论依据;以TBD234V12型柴油机为对象,搭建连杆轴瓦故障模拟实验台模拟轴瓦磨损故障,并配置无线测温系统捕捉异常温度信号,对比正常情况下的温度信号可知,磨损的连杆轴瓦表面温度相比正常轴瓦温度有明显上升。理论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无线温度监测的内燃机连杆轴瓦故障诊断方法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9.
为解决当前光测装备因缺乏接近武器装备试验实际情况的合作目标而不能进行实战化训练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模拟目标的光测装备实战化训练方法。根据光测装备及目标的实际情况,构建目标三维模型,对其分别进行可见光、红外成像特性处理,生成目标的光学特性模型。采用3 次B 样条曲线拟合目标弹道曲线,进行运动姿态处理后获得姿态控制信息,与特征事件等信息一起封装生成目标运动特性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虚拟三维空间,在其中仿真光测装备跟踪测量目标的场景,在光测装备上无缝生成模拟目标,对光测装备进行实战化训练。在现役光测装备上进行了应用验证,实现了光测装备基于模拟目标的实战化训练,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90.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ines for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dynamic disasters such as rockbursts and waterbursts. However, to develop high-precision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s, the propagation patterns of microseismic waves under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must be elucidated. To achieve this aim, a simulation model of a typical coalmine was designed using similar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theory to simulate the mining process. Geophones were embedded into the model to detect the propagation of elastic waves from microseis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n unmined solid rock mass, the wave velocity in shallow rock strata is mainly affected by geologically weak planes, whereas in deep strata it is affected mainly by the density of the rock mass. During propagation, the amplitude first 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 rapidly with increasing propagation distance from the coal layer. After mining,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oaf causes significant attenuation of the wave velocity. After the goaf was backfilled, the velocity attenuation is reduced to some extent but not eliminat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and applying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s in m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