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3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1047篇
系统科学   1043篇
丛书文集   307篇
教育与普及   1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现状及发展   80篇
综合类   1260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816篇
  2011年   932篇
  2010年   660篇
  2009年   720篇
  2008年   768篇
  2007年   1029篇
  2006年   868篇
  2005年   880篇
  2004年   702篇
  2003年   652篇
  2002年   531篇
  2001年   430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249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81.
With technology scaling into nanometer regime, rampant process variations impact visible influences on leakage power estimation of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s (VLSIs).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case of large inter- and intra-die variations, we induce a novel theory prototype of the statistical leakage power analysis (SLPA) for function blocks. Because inter-die variations can be pinned down into a small range but the number of gates in function blocks is large(>1000), we continue to simplify the prototype. At last, we induce the efficient methodology of SLPA. The method can save much running time for SLPA in the low power design since it is of the local-updating advantage.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method only takes feasible running time (0.32 s) to obtain accurate results (3 σ-error <0.5% on maximum) as function block circuits simultaneous suffer from 7.5%(3 σ/mean) inter-die and 7.5% intra-die length variations,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our method is suitable for statistical leakage power analysis of VLSIs under rampant process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982.
我国科技绩效提升的制度困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依然任重而道远。其中的某些环节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将会影响制约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因此继续推进科技体制的改革,是十分必要和极为迫切的。但是也要清醒认识到,现在的科技体制改革之所以裹足不前,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的,表现为制度安排与利益结构处于均衡状态,体制内的相关利益主体,缺少打破制度均衡的动力。因此必须借助体制外的力量打破这种低水平的均衡,从而推动科技体制的改革,达到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983.
供应链突现结构研究的一种集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系统动力学和离散的基于代理建模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供应链模型的可用性和应用性的要求,将2种方法有机地组合起来,研究了供应链的集成建模方法.基于此方法,实现了一个简单供应链原型和代理内部结构,分析了订单履行策略和吸引力衰减时间对供应链结构的影响.最后将供应链集成建模方法拓展用于供应链配送能力计划决策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进一步研究供应链的突现结构和行为是十分有效的,可以显著减少模型的先验复杂性.  相似文献   
984.
再制造系统中零部件供应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制造商经常面临零部件供应决策问题,分析了传统制造与再制造过程中零部件的来源及构成,并以一种常见的再制造系统为原型,讨论再制造系统中零部件供应优化问题.分析不同零部件供应条件下的成本结构,建立了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最大化传统制造与再制造中零部件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即再制造总成本节约),获得再制造系统中零部件供应问题的优化解,并以算例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实际算例表明,通过再制造系统获取零部件,往往比纯粹外购新件更加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985.
为了能够对供应链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进行事先识别与判定,及时地为供应链上所在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和警告,进而有效防范风险,同时为了实现企业间异构数据和模型的快速整合,构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供应链风险预警与决策管理系统(SSCRWMS).设计了系统的框架,实现了基于Web服务的风险预警模型、风险对策模型和异构数据集成平台,给出了系统的开发实例.SSCRWMS可以解决异构环境下数据的采集和模型的集成问题,使系统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并能实现对分布式异构数据的高效采集和整合.  相似文献   
986.
缓解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解供应链中“牛鞭效应”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也是提升供应链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分析了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论述了减少供应层级及实现需求信息共享能有效地缓解“牛鞭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基于电子商务/Internet的信息共享系统、对可定制产品采用大规模定制生产策略,能最大限度地缓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987.
供给与需求决定商品的产量及其价格.任何政策怎样影响经济,应该先考虑它如何影响供给与需求.对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研究应在供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影响供求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88.
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地理模型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集成管理,可以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及虚拟现实等.牵引供电系统包含大量基于空间位置的数据、及相关的图形图像、设备信息、设计资料等.本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有效地组织、管理牵引供电系统的信息资源,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和其他非空间数据,研发基于GIS的牵引供电信息管理系统.使牵引供电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可视化,具有更多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989.
由于曲波(Curvelet)变换可以很好的逼近含线奇异的高维函数,近年来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传统的数字曲波变换是非正交的、冗余度较高,而本文采用的快速曲波变换(Fast Discrete Curvelet Trans form,FDCT)对物体边缘信息具有最优稀疏表示.通过实验表明,基于FDCT的图像消噪算法可以很好的保持图像边缘,使消噪后的图像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峰值信噪比(PSNR)也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990.
纤维质燃料水平填充床反向阴燃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两步反应动力学机理(包括燃料热解和燃料的氧化),建立了二维非稳态燃料填充床阴燃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固相和气相之间的热传递,也考虑到了气体在多孔介质内扩散系数的变化.辐射换热采用扩散近似方式予以表达.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阴燃传播速度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来流速度超过0.35 cm/s时,阴燃速度增长幅度大大减小;来流速度对阴燃最高温度影响不大.同时还模拟了燃料阴燃过程中气体组分(O2、CO、CO2及H2O)和固体成分(燃料、焦炭)的变化以及温度分布情况.图8,表2,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