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28篇
  免费   1954篇
  国内免费   3067篇
系统科学   3943篇
丛书文集   1683篇
教育与普及   7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70篇
现状及发展   633篇
综合类   62855篇
自然研究   28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479篇
  2022年   859篇
  2021年   965篇
  2020年   961篇
  2019年   815篇
  2018年   758篇
  2017年   870篇
  2016年   1004篇
  2015年   1724篇
  2014年   3423篇
  2013年   2569篇
  2012年   3984篇
  2011年   4457篇
  2010年   3478篇
  2009年   3907篇
  2008年   3933篇
  2007年   5021篇
  2006年   4735篇
  2005年   4151篇
  2004年   3696篇
  2003年   3254篇
  2002年   2808篇
  2001年   2246篇
  2000年   1773篇
  1999年   1415篇
  1998年   1004篇
  1997年   969篇
  1996年   842篇
  1995年   765篇
  1994年   638篇
  1993年   525篇
  1992年   489篇
  1991年   438篇
  1990年   363篇
  1989年   354篇
  1988年   257篇
  1987年   178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腐蚀管线的剩余寿命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测管线的腐蚀变化趋势及腐蚀对管线结构完整性的危害是评价管线剩余寿命的关键步骤。将影响管线剩余寿命的各种因素看成是分布各异的随机变量 ,建立了预测管线失效的概率数学模型。利用这一模型 ,研究了腐蚀速率、缺陷深度、管道壁厚和工作压力等因素对管线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参数的不确定性越大 ,管线的可靠性越低 ;缺陷深度在腐蚀缺陷形成初期 ,对管线的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腐蚀速率将对管线的可靠性有较大影响。对一条输油管线 ,基于管线腐蚀检测数据 ,对 1km长度的管道进行失效概率统计分析得到的腐蚀速率能够对管线全线的安全状况做出合理预测 ,从而为管线的进一步维修与检测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92.
根据 2 2 4口井的实际资料 ,结合地层沉积特征和地震剖面解释结果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Es1+ 2 /Es3 不整合面的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岩性组合特征进行了平面规划及分类 ,探讨了该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不整合面在油气运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由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岩性配置所决定。研究区凹陷北部茨 5 9井—茨 80井、龙 12井—龙 2 4井等区域为寻找不整合面之下遮挡油气藏的有利地区 ,茨 6 7—茨 6 15区域是该不整合面之上油气聚集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993.
Sm-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εNd(t) values and Nd model ages (TDM) of Proterozoic meta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Central Tianshan Belt (ESCTB), Xinjiang, are used to constrain the sedimentary provenance as well as to evaluate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 εNd(t) and TDM values of these samples range from -4.00 to +6.36 and from 1.29 to 2.29 Ga, respectively. These feature values are distinguished from those of Archean Tarim Craton. Their average εNd(t) values of the Weiya, the Kumishi and the south to the Dikar samples are -2.46, +2.06 and +1.37, respectively. Nd model ages of the Weiya samples vary between 1.86 and 2.29 Ga, but those of the Kumishi and the south to the Dikar samples show a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 at 1.6~1.9 Ga and the youngest Nd model age is 1.29 Ga. Those 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these metasedimentary rocks could be derived from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Paleoproterozoic crustal source and a participation of young arc materials, rather than Archean Tarim Craton. Furthermore, the data also indicate that these two sources were paleogeographically separated. Thus we can deduce that the Kumishi and the south to the Dikar metasedimentary rocks were formed proximal to the arc side of the back-arc basin, but the Weiya metasedimentary rocks were closer to the continental side of the back-arc basin.  相似文献   
994.
Profound geotectonic, climatic and biological changes occur during the terminal Neoproterozoic and its transition into the early Cambrian. These are reflected in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chemic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eawater. We are studying a sequence of sedimentary rocks at the Shatan section, northern Yangtze Platform,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 This succession comprises, in ascending stratigraphic order, predominantly calcareous sediments of the Sinian upper Dengying Formation and black shales of the lower Cambrian Guojiaba Formation (time equivalent of Niutitang Fm.). Paleoenvironmental setting represents shallow-water shelf deposits. The objective of our study is to provide temporal records for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organic and carbonate carbon throughout this time interval. Organic carbon isotope values display a range between -35.8‰ and -30.1‰ with clear stratigraphic variations. Carbonate carbon isotope data vary between -3.5‰ and +0.5‰. These secular variations are interpreted to reflect perturbations of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pecifically changes in the fractional burial of organic carbon. However, local conditions have further affected the isotopic signals.  相似文献   
995.
本文讨论了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浙江大学为案例 ,介绍了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及带来的效益。并以此为例预测了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6.
对培育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资源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 ,培育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丰富建筑企业知识资源 ,是实施建筑企业科技兴业、质量兴业和输出兴业战略的迫切需要 ,通过建筑企业的观念创新、系统规划、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优化人才资源、强化教育培训、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大投资力度、全员互动来培育和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 ,以促进建筑企业技术进步 ,增强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97.
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 ,已经严重影响并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当前的经济已经从工业经济向循环经济演进 ,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环境 ,作者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策略 ,即重构、调整、及合作 ,对当前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大型数据库中的高效序列模式增量式更新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提出一种称为FIMS(fast incremental mining of sequential patterns)的序列模式增量式更新算法,处理因数据库的更新而引起的序列模式的维护问题。主要思想是利用原先的序列模式挖掘结果,通过建立一个投影数据库来减少对整个数据库的扫描次数和侯选序列的生成,从而提高挖掘的效率。实验结果显示在更新数据量远小于整个数据库的大小时,FIMS算法的性能优于GSP算法4-7倍。  相似文献   
999.
婴儿监护系统的音视频监护部分主要要求实时的音视频图像显示、压缩、存储和异常情况的检测和报警.介绍了系统的音视频实时处理实现的主要技术,着重讨论了啼哭声音检测报警和婴儿纵向移动的异常情况报警方案,为防止婴儿在床上移动产生误报,提出两级视频图像运动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大型GIS海量数据分布式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海量空间数据是制约GIS发展的一个瓶颈,是大型GIS的根本特征.从应用的角度给出了大型GIS和海量数据的定义,提出了造成海量数据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分布式数据库,实现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管理,这又使得GIS数据共享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利用Java、JDBC和CORBA技术,设计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1)基于元数据的异质数据获取;(2)基于FDBS的异质数据库一体化.目前第一种方案较为可行,第二种方案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后以前为基础,实现前,对后会有极大的帮助,并且由于设计的构件化。可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逐步地向前添加有关构件,实现大型GIS分布式组织与管理的渐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