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3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单就城镇土地制度改革来讲 ,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中心目标 ,是建立城镇土地商品化流转制度的前提 ;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土地商品化流转制度 ,则是建立城镇土地收益分配及投入制度的必要条件。城镇土地收益及投入制度的建立 ,反过来又有助于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商品化流转制度。三者互相制约 ,互相促进 ,共同构成城镇土地使用制度的完整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142.
秦岭 《太原科技》2006,(9):70-71
通过对市政工程中回填土务实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实际,提出合理、简便、有效的改进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3.
根据某县石膏采空区的特点分析了石膏采空区的稳定性,并提出了几种可行的治理方法与安全评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4.
针对小城镇及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特点,讨论和介绍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BOT方式和信托融资等其他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45.
杨燕  丁苗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6):99-102
论述了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对此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6.
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改革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小城镇是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乡镇企业又是小城镇的主体。然而,在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改革发展中,还存在着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构建成型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我国小城镇建设及乡镇企业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7.
在简要介绍卫星城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卫星城的发展状况。根据密云的发展条件,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指出密云宜发展成为北京的旅游卫星城提出了建设密云旅游卫星城的7项规划措施:1)保护流经密云镇的河流上有水;2)城镇绿化要成体系;3)布置城镇雕塑和喷泉;4)开辟旅游商业街;5)接纳北京拆迁的古建;6)增加康体休闲设施;7)吸引高技术企业投资办厂。  相似文献   
148.
建立了耐硫甲烷化壁冷式并流反应器的数学模型,运用隐式差分法求解,对5×10^4m^3/d煤气反应器的设备参数,操作参数的灵敏度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管径对温度分布影响很大;气体入口温度及熔盐流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9.
新石器时代的世界各地氏族先民,在交通、信息十分不畅的情况下,在不同气候、不同自然条件地区的河流或山川谷地内,顽强生息、劳动,创造了既有人类共同特征,又有差异的物质与精神化。中国地域内的各氏族公社或部落,虽然互相有一定影响,但在发展中也呈现“多元”趋势,新石器早期化遗址在江南、江北均有发现,前仰韶化时代亦然。中国古代社会明因素在这个时期虽然已有,但较稀少。仰韶化时期的母系氏族化有了长足发展,呈现出黄河流域进步干长江流域的趋势。至龙山化时代,父系氏族古化、古城、古国等社会明迹象,仍是江北多于江南,因而古代社会明之源均可追溯至五六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中国已有上-F6000年的社会明史。  相似文献   
150.
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斜坡构造体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坡的形成及演变受到地质构造的控制,大地构造背景决定了三叠系中统巴东组地层的浅海沉积.中三叠世末期印支运动奠定了研究区的基本构造格局.长江的贯通峡谷的发育决定了巴东新城区的地貌特征,近东西走向官渡口向斜控制了巴东新城区白土坡等斜坡的总体形态,基本上是顺层岩体斜坡.巴东组第三段深部岩体共扼剪节理反映构造应力场为近SN向挤压,巴东组第三段的次级褶皱及层间错动带的发育也为前期构造成因,以白土坡为例分析了斜坡构造体系与岩体结构的关系,三峡水库蓄水后将影响巴东组第三段斜坡岩体的稳定性.图4,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