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118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285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研究也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从乡村旅游概念、乡村旅游资源研究、乡村旅游与农业发展关系及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四个角度对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脉络进行梳理,以期反应这一领域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2.
随着旅游热潮涌动,各地纷纷开发旅游项目,但是大多数旅游项目的开发都缺乏严格的论证。对旅游项目开发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开发规划和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项目决策的成功率,促进投资决策的科学化。要重点论证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进行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做到有的放矢,使旅游开发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3.
生态旅游社区从事旅游业不仅是保护自然资源的坚强力量,而且是支持旅游业的主力军,他们是旅游影响的直接主要的承受,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从事旅游业的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社区人们对自然保护的支持率较高,但却认为可以私自利用其资源,他们对于旅游的各种影响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104.
以贵州肇兴本寨为例,在田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旅游网站与乡村旅游信息机会公平、旅游教育机会公平与旅游经济机会公平的关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旅游网站与乡村旅游机会公平度进行定量评价.从而揭示旅游网站在乡村旅游公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关于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湘西州乡村旅游扶贫绩效处于良好等级,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地区年旅游就业人数、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的实际得分与标准得分之间差距较大,影响了湘西州乡村旅游扶贫的绩效。为此,提出了加强湘西州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开展乡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乡村居民旅游就业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周庄旅游语言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和研究设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外国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对旅游语言的感知及态度,并探讨了旅游语言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最后指出外国旅游者的需求对旅游语言的使用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随着旅游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当地语言在旅游语言中的弱化和英语的强化地位.  相似文献   
107.
乡村旅游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讨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指出乡村旅游具有乡村性、文化性、生态性和体验性,而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在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祁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类型及开发现状,构筑了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体系,并针对目前开发过程中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9.
成都市郊农田景观开发与构建城乡和谐社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妥善处理城乡关系,而乡村旅游是旅游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在协调城乡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以龙泉驿桃花故里乡村旅游开发为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0.
韶关学院开发校园旅游既有突出的优势,也有良好的机遇。把握机遇,发挥优势,科学、合理地开发校园旅游,能获得展示“韶城新十景”之一的韶院风采、服务教学实践和创造经济效益的三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