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0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福建建瓯市万木林罗浮栲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木林地处福建省建瓯市,森林保护完好,罗浮栲群落是其分布面积最大的一个群落,无样地法群落调查表明,群落建群种为罗浮栲、木荷和栲.该群落结构复杂,上层乔木高大,有较明显的板状根,林下更新苗中上层优势种类仍有较大数量,群落层外植物相当发达,林内尚残留有少量的针叶、落叶树种.万木林罗浮栲群落是在阳性的针、阔混交林基础上演替而来的稳定的气候项极群落,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地带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2.
研究了粤西黑石顶相近年龄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与次生性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并与中生性常绿阔叶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在16龄及24龄时物种多样性水平均较低,而次生性常绿阔叶林在演替过程中物种数目迅速增加并超过中生性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在16龄及26龄时均达到较高水平.杉木林在16龄至24龄期间群落密度变化不大,始终稍低于中生性常绿阔叶林,群落始终以杉木占据优势,生物量与基面积逐渐积累增加.次生林在演替初期,群落密度远高于中生性常绿阔叶林,但随演替的进程而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在16龄到26龄的10a间优势种的组成发生很大变化,而生物量与基面积增加很少,群落演替发生迟滞.在生物量分配方面,次生林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最高,杉木林最低,中生性常绿阔叶林居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63.
对植被逆行演替的分析有助干当今退耕还林植被恢复建设。凉山州暗针叶林分布较广,是西南林区的最主要森林类型之一。杜鹃-冷杉林逆行演替以林下杜鹃为主的下木层替代乔木层为特点,逐渐向杜鹃灌丛、高山草甸,甚至流石滩逆行演替;箭竹-云杉林或箭竹-冷杉林逆行演替表现为迅速被箭竹或悬钩子、蔷薇等灌丛占据,进而被柳叶菜(Epiobium.sp)替代。因此,在进行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可详细调查原生植物群落,人为引入接近该地气候演替顶极的种源或种苗,并在改造地内密植,逐惭形成都闭的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64.
2012年春季,采用样方法对2011年夏季由红壤堆积形成的撂荒空地进行次生演替植物群落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成堆积性红壤次生演替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有54种,分属27科,51属,属于外来入侵种的有10种;54种植物中,频度属A级的植物种类占91%,属于B级者有3.4%,C级有3.4%,D级有0,E级有1.9%,五个频度级的关系是:A〉B=C〉E〉D;在10种外来入侵物种中,豚草的频度是92%,属于E级,是构成堆积性红壤次生演替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在群落次生演替中起到了先锋植物的作用,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有一定的生态意义;也说明堆积土壤种子库中豚草种子特别丰富和豚草种子发芽率高,这也是豚草能快速传播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5.
采集天然湿地中的狐尾藻、凤眼莲、睡莲3种水生植物,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3种水生植物表面附着细菌群落,探究其细菌群落结构的季节演替,并分析环境因子对群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a)3种水生植物附着细菌主要有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这3种植物表面附着的细菌群落结构在门水平上类似,在属水平上丰富度及演替特征存在差异,主要与植物茎叶面积、植物分泌物质及植物茎叶光合作用强度等因素有关;(b)在属水平上,这3种水生植物附着细菌群落季节演替是具有一定方向性的自发进行的过程,不受外在单一因子的限制,是宿主植物和外部水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环境变化对附着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程度高于植物种类,环境因子的CCA分析表明温度、pH、TN是水生植物附着细菌群落演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6.
采用样方法对位于韶关市郊的撂荒堆积红壤性土进行次生演替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撂荒堆积红壤性土经过3年的植被恢复,植物种类组成比较丰富,共有24科48种,植物群落以落叶灌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优势种群,群落呈现上层灌木下层草本的分层结构,季相明显.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多年生藤本——多年生草本——落叶灌木的分布特征,说明撂荒堆积红壤性土植被恢复快速,葛藤、鸡矢藤是固定堆积红壤性土的优势藤本植物,丝茅、狗牙根是先锋草本,盐肤木、黄荆树是红壤性土的优势木本植物,也是红壤性土的建群种.此外,被鉴定的48种植物中属于入侵种的有17种,占植物种类的35.42%,说明本地红壤性土植被恢复很容易受外来物种入侵.  相似文献   
167.
京密引水渠常见沉水植物的生态位和群落演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位是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的总和。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菹草、轮苞轮藻、马来眼子菜、苦草等沉水植物的生态位。生态位的重叠导致物种间的竞争与排斥,生态位的分离,导致物种间的协调平衡。引水渠沉水植物群落状况是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常年输水条件下,菹草以时间生态位分离,空间无竞争对手而占据优势;轮苞轮藻以群落的致密絮状结构越冬,优先占领空间生态位;在冬季不输水的条件下,苦草以温度生态位在淤泥、浅水区占优势;马来眼子菜以生长生态位在硬泥质、深水水域占优势。并讨论了生态位理论在水草群落演替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8.
为研究长江江苏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及其环境因子关系,揭示《长江大保护》后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环境变化,于2020-2021年期间对江苏段12个采样点进行4次采样,对该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水文水质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基于NMDS(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总鉴定浮游植物6门58属135种,以硅藻门、绿藻门、裸藻门、蓝藻门为主。(2)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变化为,生物量为,季度变化趋势为夏>秋>冬>春,硅藻为组成主体。(3)NMDS分析发现,夏秋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相似,冬春季节群落结构相似,、电导率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4)不同河段结果显示,、磷酸盐是影响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结合长江大保护和江苏省健康河流政策表明,针对长江的保护措施有利于长江苏段浮游植物的生长,可为长江江苏段水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9.
张斐然 《河南科学》2004,22(3):294-296
利用锥与Mann迭代技巧无需考虑任何紧性或连续性条件,讨论Banach空间中非单调凹(凸)算子的不动点存在性问题,改进和推广了凹(凸)算子的某些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170.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孔林植物群落类型、物种组成、多样性、径级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历史调查数据进行对比,探究了孔林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与趋势。结果表明,经50多年的演替,孔林植物群落类型有所增加。除了原有的侧柏林、麻栎林和黄连木林外,新出现了刺槐林、皂荚林等阔叶林及侧柏-黄连木、侧柏-栾树、麻栎-侧柏等针阔混交林。孔林植物群落中阔叶乔木种类增加,正向顶极的落叶阔叶林演替。与50年前相比,孔林植物群落灌木层盖度有所降低,草本层盖度明显升高,外来植物种类增加,50年间灌木及草本物种组成差异明显。孔林中侧柏和刺槐种群处于稳定发展阶段,黄连种群处于良好增长阶段,而麻栎种群发展有衰退趋势。孔林典型植物群落中侧柏-牛繁缕群丛的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均较低,孔林植物多样性受人为干扰的影响远高于自然生境的影响。孔林定期的灌草管理、引种栽培及旅游等活动对孔林植物群落造成了一定影响,建议在必要的人工造林、保育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对孔林的人为干扰,促进孔林植物群落向近自然林演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