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09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结合桥梁参数化3维建模系统的需要,提出快速的虚拟地形生成算法.该算法利用分形理论丰富地形细节,通过四叉树存储不规则三角网,提高点在三角形的检索速度,使用稀疏控制点剖分检索到的三角形,实现桥梁模型和地形的合理叠加;通过点在三角形的查找实现视点与地形的快速碰撞检测,从而控制了视点范围;采用树状结构有效组织地形、天空球和桥梁模型等数据,最终生成以桥梁为主的逼真场景.  相似文献   
22.
【目的】新一代天基测高系统全球生态系统动力学调查(GEDI)对森林观测及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GEDI V2(GEDI第2版)数据反演林下地形的性能,利用机载雷达数据验证林下地形反演精度,并探究反演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以美国西波拉森林与中国帽儿山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G-liht及帽儿山高精度机载雷达数据验证GEDI V2数据在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下反演地形的性能,并分析不同光束强度、光斑时间、坡度及植被覆盖度对地形反演精度的影响。【结果】美国西波拉针叶林地区地形反演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为2.33 m,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48 m;帽儿山针阔叶混交林地区地形反演精度RMSE为4.49 m, MAE为3.33 m。随着坡度、植被覆盖度增大,两种森林类型地形反演精度均降低。【结论】GEDI V2数据反演针叶林林下地形精度要优于针阔叶混交林,强光束优于覆盖光束,湿润地区白天效果更优,干旱地区黑夜效果更优;平缓地区数据使用效果极好,陡峭地区精度降低;中低植被覆盖度区域地形反演精度较高,高植被覆盖区域地形测定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扁平率的合理取值范围,依托新疆上新光隧道工程,基于围岩变形理论,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不同扁平率条件下隧道围岩稳定性,讨论小净距隧道扁平率的取值,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扁平率范围的合理性进行验证,最终得出小净距隧道扁平率的合理范围。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的扁平率对围岩塑性区分布、地表沉降、中夹岩水平位移、拱顶沉降和支护形变量均有影响;以0.432扁平率为基础值,随着隧道扁平率的不断增加,整个隧道围岩稳定性不断降低,0.432~0.654为隧道最佳扁平率范围;隧道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之间平均误差在5%~14%之间,以此来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证明了该计算方法的可信度;选取优化后隧道截面进行施工,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进而验证优化后扁平率取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4.
为明确黄河源地区地表温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永曲河流域为例,利用2008年、2020年landsat数据,通过辐射传输法反演地表温度,分析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地覆盖类型、地形因子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20年,永曲河流域地表平均温度由24.330℃上升至24.592 ;(2)地表温度具有显著的地形分异特征,与海拔高度呈现负相关关系,高海拔地区尤为显著。地表温度随坡度增加而降低,按平缓坡、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的顺序,地表温度逐渐降低;(3)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地表温度差异较明显,草地的地表温度较高,小灌木丛较低,平均地表温度相差4.688 ;(4)地表温度与NDVI呈正相关关系,且自西向东相关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5.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复杂地形,设计了复杂地形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一次作业能够完成马铃薯挖掘和残膜回收.通过样机设计及部件选型,确定挖掘铲、S型土薯抖动升运链及气力式残膜回收机构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及参数.运用ANSYS Fluent,以收膜机构叶轮的叶片数和叶轮旋转速度为设计参数,对收膜机构内部流场全压云图、速度云图和速度矢量图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叶轮的叶片数为16片、叶轮转速为1 120 r/min时,收膜机构的残膜收集效果最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型土薯分离效果显著,残膜能够连续地被收膜机构吸入并输送至集膜箱,明薯率为98.6%,伤薯率为2.92%,残膜拾挣率90.77%.试验指标均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6.
基于连续细节层次的地形动态生成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地形实时生成技术,采用连续细节层次快速绘制技术,按照地形的局部起伏程度和用户视点信息动态确定绘制时的地形网格。算法采用基于视角的误差度量方法,将静态误差在屏幕上的投影转换为该误差相对于视点的夹角。采用自顶向下搜索层次四叉树的方法以获得恒定的帧频,并利用相邻帧之间的连续性和三角形扇形结构提高地形的实时绘制速度,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基于视角的误差度量方法和层次四叉树结构可以有效减少时绘制时  相似文献   
27.
地形和热力效应对南亚季风产生与维持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动力分析和数值试验方法研究讨论了地形和热力效应与南亚季风产生和维持的动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地形效应的热务强迫只可能产生出热带地区的低频振荡,不易在副热带地区形成稳定的季风环流;南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和维持是南亚地形效应和热力强迫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8.
地形特征匹配辅助导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的地形轮廓匹配辅助导航算法进行了如下改进:首先在景象匹配的基础上对飞行区域作出预测,其次利用实测高程度列和预测高程序列匹配,对飞行器进行实时定位和下一时刻的航迹预测;最后利用递堆和缩小匹配网格搜索范围等手段减少计算量。该方法提高了地形轮廓匹配的实时性和精度,增加了飞行器超低空飞行的可靠性和机动性。  相似文献   
29.
数字地面模型在公路CAD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数字地面模型(DTM)在公路路线CAD的实用技术,介绍了在Auto-CAD图形环境下,交互式形成三角网DTM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如何通过DTM生成三维地面和纵、横地面线,进而提高公路路线CAD应用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30.
采用了一种空间敏感度特征包(spatially sensitive bags of feature, SS BOF)来实现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的地物识别。首先采用推广的核模糊C 均值方法分割SAR图像,提取SAR图像目标图形;采用Harris角点检测子提取角点,接着对目标图形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采用cotangent weight方法对三角剖分图赋值,进而求得离散化Laplace Beltrami算子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并计算SS BOF,进而对地物目标进行识别,其识别方法采用比L1相似准则效果更好的相关系数法;最后与热核迹等热核不变量特征以及Hu不变矩特征进行对比。实验表明:空间敏感度热核特征的识别率高于热核不变量的识别率,并与经典的Hu不变矩特征比较,识别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