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28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2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21.
物业管理中就如何实施优质和谐服务进行了客观、深入地剖析,提出了以全力实现现代化物业管理、构建环境友好型物业小区、搭建综合管理中心的优质服务体系,为业主享受高品位精神内涵与温馨生活氛围提供了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22.
和谐社会是有着"四个统一"的整体,党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新时期,各民主党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党关系和谐则社会稳定、和谐,政党关系不和谐甚至矛盾尖锐则社会动荡、不和谐。发展经济为党际和谐注入动力;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是党际和谐的保障;发展民主政治,为党际和谐注入活力;充分利用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形式,化解党际矛盾,能凝聚社会各层次的力量;搞好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际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从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入手,对传统建筑的择址、用材、界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中国古建筑的生命力在于建筑、人、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4.
和谐是审美理想的最高形态。和谐美以其作为审美精神指向对生活的引领作用和审美功能优势,在启迪美学学科建设、引领现实生活向理想境界提升、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当代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消费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决定了消费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是消费和谐的重要内容。因此,要促进消费与自然环境和谐,一是要加强消费者生态伦理观教育,构建有利于自然环境优化的消费意识;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构建有利于自然环境优化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26.
《孙子兵法》蕴含的“和谐”艺术深刻、睿智地阐发了许多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文章以《孙子兵法》中的“经之五事”:“道、天、地、将、法”为切入点,结合高校学生党员管理的团队精神培养、校园环境建设、用人选拔、制度建设五方面展开阐述,力求将《孙子兵法》中最具普遍理论意义的“和谐”艺术应用到高校学生党员管理中去。以“古为今用”为原则为高校学生党员管理研究提供新的阐释视角,进而探索富有时代特色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27.
科学的发展使得机械论的整体观完全落伍,新的整体观正在兴起,从可分离分割的、整体是部分的结果的机械整体观转变为不可分离的、部分依赖整体才能存在的新整体观。这种整体观正是东方思维下的整体观。中国传统思维上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科学中逐渐呈现出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项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组织蓬勃发展,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它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促进了社会公正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我国民间组织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开放并规范民间组织的发展,同时加强民间组织的自身建设,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9.
马克思科学观是在实践基础上建构而成的,因而实践性一直贯穿其科学理论建构的始终。本文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主要的分析文本,从马克思科学观的存在论基础、生成论基础以及价值论基础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力图全面论证实践在马克思科学观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0.
探索生命之真、发现生命之美的生命教育,应是高校德育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生命的有限性、脆弱性、不可重复性、一过性,才会使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才能与他人、社会、自然处于和谐状态之中并为生命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