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6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41.
A highly reliable, quantitative and sensitive analytic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residues of the fungicide, hexaconazole in black tea is describ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followed by gas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using nitrogen phosphorus detector (GC-NP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hexaconazole. The most appropriate solvent mixture for extracting hexaconazole residues from black tea was n-hexane:acetone at 1 :1 (v/v). The extract was cleaned up by adsorption column chromatography using activated florisil. Performance of the method was assessed by evaluating quality parameters such as recovery value, repeatability, reproducibility, linearity and limits of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When the method was assessed for repeatability, the percentage of recovery ranged between 86% and 96% while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between 0.30% and 2.35%. In studies on reproducibility the recovery ranged from 81% to 85%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from 1.68% to 5.13%, implying that the method was reliable. A 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with real samples. Results prove that the validated method was suitable for extracting hexaconazole residues.  相似文献   
542.
选用茶叶的6个化学参数,运用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得到了比判别分析等其他方法更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对分析结果进行研究,是一种具有优势的模式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543.
茶洗发水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茶叶中茶多酚的结构、特性、用途,比较了目前采用提取茶叶中茶多酚配制精细化工产品与直接用茶叶水配制洗发水的情况,提出了直接用茶叶水生产茶洗发水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544.
本文研究了以玉米淀粉糖浆为主料,以红茶为辅料,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饮料的工艺过程。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影响该发酵饮料风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45.
结合湘西地区茶叶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湘西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多元线性模型进行定量研究,模型结果反映出茶叶产量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呈正相关的关系.提出影响湘西茶产业发展的5个因素,以此来引导资源在茶产业链各个部分中的有效流通,提高湘西茶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展,从而达到武陵山区精准扶贫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6.
以黑豆和铁观音为原料,通过浸泡、热磨、过滤、复配等工艺,研制出一种黑豆奶保健饮料。针对其配方、生产工艺和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茶汤与豆奶比例为2∶1,黑豆皮提取液为20%,糖跟蜂蜜的添加量分别为6%与2%,所得豆奶在色泽、气味、组织状态和口感方面均较好。  相似文献   
547.
利用计算机视觉识别茶叶的色泽类型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针对茶叶色泽的感官评定存在识别结果的主观性强和一致性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方法,在计算机视觉技术定量描述茶叶的颜色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相似分类法(SIMCA)模式识别原理分别为碧螺春、龙井和祁红等三种茶叶建立了各自的分类识别模型并进行识别.结果显示:在显著性水平α=5%的条件下,所建立的模型最佳;训练时,各自模型对己类样本的回判率和对非己类样本的拒绝率都达到100%;预测时,各自模型对己类样本的识别率分别为90%、90%和100%,对非己类样本的拒绝率都是100%.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茶叶的色泽类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48.
茶多酚含量重氮化-偶合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芳香族伯胺重氮化偶合生成有色化合物的原理,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含量的方法。研究了反应的最佳条件,确定了测定的线性范围。发现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都很理想,专一性也较好。利用本法测定6批市售茶多酚样品,结果与KMnO4滴定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49.
氧弹燃烧-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茶叶中的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弹燃烧技术对茶叶样品进行预处理,用碱溶液吸收燃烧产物,向吸收液中加入TISAB,消除Al3+、Fe3+等离子干扰,调节溶液pH值为5.6后定容,利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法测定溶液的电势,计算茶叶中氟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其线性范围为10-1~10-6 mol·L-1,回收率为96.6%~102.8%.  相似文献   
550.
茶叶杀青工序自适应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茶叶杀青原系统中PLC对DTA温控器的PID控制参数设定问题,将开关量控制的DTA温控器替换为三相交流调压模块,优化设计出自适应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中的PLC的温度控制信号经三相交流调压,输出可变电压对杀青机加热,并采集杀青机的温度信号反馈回PLC,构成闭环控制回路,实现连续地对滚筒杀青机加温,达到最优化的温度控制效果,提高茶叶的杀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