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探讨土壤类型与酸碱度对紫杉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沙壤土、旱田土、腐殖土、河沙和苔藓等5种土壤类型(沙壤土pH分别为4.5,5.0,5.5,6.0,6.5,7.0,7.5,8.5)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对紫杉生长影响不同,在腐殖质中高生长最好,新梢长度达16.9 cm;其次是沙壤土,新梢长度达14.5 cm;在腐殖土和沙壤土中栽培的紫杉总根长度较大,河沙与苔藓基质中侧根和白根数量多.盆土酸碱度影响紫杉生长,土壤pH在5.5~7.0时,树高生长量差异不大,新梢长度为12.6~13.3 cm;当土壤pH小于4.5或大于7.5时,高生长受到抑制;土壤pH在5.5~7.0时,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2.
东北红豆杉枝叶对不同CO2浓度的光合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I-COR 6400测定了不同CO2浓度条件下的东北红豆杉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及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PD).结果表明:1 a生枝和2 a生枝条叶片的PN及E均随CO2浓度升高而增大,但PN增加幅度较大,E增加幅度较小;在高CO2浓度(物质的量比为1 400×10-6)条件下,1 a生枝叶片最大PN(6.95 μmol/(m2·s))大于2 a生枝(6.87 μmol/(m2·s)).1 a生枝的E略大于2 a生枝,但差异性不大;1 a生枝与2 a生枝水分利用效率(WUE=PN/E)均随CO2浓度升高而增大,1 a生枝WUE略高于2 a生枝,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见,光合速率的显著增加是导致东北红豆杉水分利用效率随CO2浓度升高而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红豆杉细胞植板中,适宜的培养基是优化的MS培养基,其中NAA浓度为0.5mg/L,6BA浓度为0.5mg/L;培养细胞生长周期约40d;培养基中最优碳源浓度是:蔗糖30g/L、葡萄糖10g/L.无机盐最佳浓度是:NH+410mmol/L,NO-340mmol/L,PO3-41.25mmol/L.研究表明,培养基的pH值与植板率密切相关.氨基酸及维生素等有机成分能明显促进细胞生长.来自细胞悬浮培养物的条件培养基能显著地促进红豆杉培养细胞的单细胞在低密度植板时的克隆形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山茶科2种新植物:锐尖肖柃和异色厚皮香,它们采自广东省封开县黑石顶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盐酸羟胺与紫杉宁侧链肉桂酰基上的双键能够发生的加成反应 ,进行 5 -位肉桂酰基选择性水解 ,研究了生成物的结构和得率 ,确定了该反应的较佳反应条件为紫杉宁、盐酸羟胺以及醋酸钠的摩尔比为 1 5 1 0 .  相似文献   
16.
以引种栽培的4年曼地亚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膜保护系统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O2水平降低,SOD,POX活性增强,Vc含量增加,使膜保护系统自由苊的清除能力加强,MDA含量下降,膜保护系统的适应性导致低温半致死温度的下降是抗寒性提高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双载体固定化中国红豆杉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PVA)混合的双勒体包埋中国红豆杉悬浮细胞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一套合适的国家化细胞条件,海藻酸钠浓度为30g/L,聚乙烯醇(PVA)浓度为70g/L,CaCl2浓度20/L,包埋浓度为0.18g/L,接种密度为0.12g/L,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红豆杉细胞固定化2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出的真菌物作为诱导物能限制细胞生长,且明显促进紫杉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悬浮培养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细胞团切片及胞内淀粉颗粒染色等形态学上的系统观察,发现细胞团从里向外呈现不同层次,淀粉颗粒主要分布在细胞外层。对胞内淀粉、可溶性蛋白、细胞生物量和紫杉醇产量进行动态测定,表明细胞干重与胞内淀 粉和蛋白量呈正相关,从对淀粉代谢情况看,可以初步认为细胞团不同层次细胞周围营养物质的浓度梯度是细胞形态与功能分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采自浙江省金华市郊的大湿原藓Calliergonella cuspidata(Hedw.)Loeske为浙江省新记录种;对在浙江省重新发现的小扭口藓Barbula indica(Hook.)Spreng进行了详细描述,回顾了该种的分类历史.比较了以上2种植物与近缘种的鉴别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0.
利用热启动PCR法分别从矮紫杉、欧洲红豆杉以及中国红豆杉基因组DNA中首次克隆到长度为1456bp的BAPT基因全长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红豆杉BAPT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到了97.4%;将三种红豆杉的BAPT序列与NCBI上登录的BAPTcDNA序列相比对,发现其均含有1个核苷酸序列高度保守的110bp左右的内含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